试论高校办学成本与效益
本文导读:本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http://www.kjslunwen.com/) 整理,本网主要以免费提供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高级会计师报名条件,高级会计师答辩经验,高级会计师培训,高级会计师习题讲解,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等业务为主。
试论高校办学成本与效益
黄建霞
摘 要: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基础,不仅是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源泉,为现代科技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性事业。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高校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紧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对高校办学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深入研究提高高校办学的效益问题,是现阶段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办学成本与效益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述,从而提出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提高效益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高校教育;办学成本;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方面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作为高阶段教育的高校教育,必须在办学成本核算和效益的关系上与时俱进,加大研究力度,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成本效益评估体系做基础,从而降低高校办学的成本,提高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而伴随近几年我国新的教育标准改革和教育投资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入,高校逐渐成为了社会独立的法人,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要不改初衷地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使高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双重提高,逐渐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现阶段高校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新环境,高校教育事业不仅要在教学质量上加大力度,而且,要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效益,因此,要求高校教育事业不仅要进行必要的教育成本核算,对教育的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要积极创新,提高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提升高校办学的竞争实力,从而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发展。而高校教育在新的形势下,要树立正确的产品意识和成本意识,而这其中所指的产品,就是高校的毕业生,而产品的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高校成本投入的高低和效率高低。而其中的成本,主要指的是高校进行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根据成本计入方式的区别,基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类。
首先,所谓直接成本主要指的是可以直接计算到学生培养中的各种费用,其中包括高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费用开支,如高校对贫困生的补助、高校励志奖学金、高校文体活动费用等,另外,除了直接学生费用之外,还包括教学费用,主要指高校在进行学生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方面的各项费用开支,例如教师的专业培训费用[教师的课酬不包含吗?]、校务工作人员的工资、[是指哪些人员?含教务行政人员吗?]教学设备的购置费用,以及教学设施的修缮维护费用等。
其次,所谓间接费用主要是指对学生间接培养所用的经费,按照一定的支付比例,计算到高校教育的成本中,其中主要包括:高校行政管理支出,也就是高校的教务行政部门在完成高校管理活动时候必须的费用支出,例如,高校教务行政部门人员的工资及相关的办公费用等,另外,还有高校教育科研的费用支出,即高校在相关科研项目研发过程中的支出,也属于间接费用支出,还有,高校教学的辅助性支出,也属于间接费用支出,如高校的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等为了支持教育科研工作而发生的支出。
二、降低高校办学成本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具体措施
首先,提高高校师生的比例,加大教学规模效益,提高对中专职教师培训的质量。现阶段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普遍偏小,然而办学的成本却偏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通过一定的办学规模来加大高校教学的效益,从而降低高校师资成本,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率。据我国教育委员会对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的统计,2000人左右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的人均事业费用支出大约在7000元左右,而3000人左右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中,由于学生与教职工的比例增大,所以在学生人均培养费用支出上出现了很大的节约,大约提高了20%左右。由此看出,通过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与教职工的比例也逐渐增大,而当达到一定规模后,高校的规模效益就突出,在师资调整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更加便利,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也向着产业化发展,积极挖掘高校师资队伍的潜力,而降低高校办学成本,扩大高校的规模效益,是现阶段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其次,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对高校的业务活动进行预算、规划及核定,也是强化高校经济效益,例如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技术中的内控技术,针对企业采购部门和核算部门进行合理搭配,针对高校财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核算,提高高校经济考核指标的有效手段,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引入到高校财务核算和经费预算工作中,完善高校的办学成本核算体制,全面进行高校预算和决策,发挥企业管理制度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转变现代高校的财务资金核算功能,完善高校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职能,对高校实行市场化的管理,树立正确的高校办学成本与效益之间和谐的理念,优化高校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的高校管理目标,从而达到降低高校办学成本的目的。
另外,加强对教辅人员的培训,提高教辅人员的技能,提高高质量教师上课的时间和工资。如此一来,不仅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率,而且,更是高校精简办学机构,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途径,增加高级教师的课时数量,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另一方面,更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完善了高校教育管理机制,降低了办学成本。
最后,要提高多媒体教室等多种教育仪器和设备的利用率,这也是降低学生人均教育投入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尽量减少绝对性投入,因为投入一点会影响高校的整体教学环境,而另一方面要提高高校教育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教学设备使用评定体系,在教学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基础上,实行兼顾效益的原则,拿捏好教育设备经费的投入,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高校的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了高校的办学收益。
结束语:
随着现阶段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充分引入市场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高等教育调整与改革的需要,而且,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加大我国人才培养事业的根本途径,因此,加强高校内部财务及行政的管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增加高校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大现阶段对高校管理及办学成本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仅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李汉邦,张晓京.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2] 聂国朝. 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新发展[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3] 刘晓红. 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
[4] 刘春晖. 高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构建思考——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 财会通讯, 2010,(08) .
[5] 王淑洁. 建立高校成本管理机制 提高办学效益[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6] 潘志明, 黄子杰.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高校办学中的应用[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
[7] 代蕊华,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谈高校办学成本的递增性[J].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 2010,(03) .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 (http://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