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项目内部承包机制
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方法———项目内部承包机制
刘春燕
摘要:近几年,公路工程建设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为施工企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利润而言,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远
远低于经营规模的增长速度,效益与规模之间存在剪刀差,公路市场竞争激烈,运作不规范,低价中标已成为“市场规律”,而且业
主对工期、质量、安全、现场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细,非直接投入也越来越大,利润空间大幅萎缩,创效十分困难,如何在这种环境
下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摆在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适应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施工企业应建立项目内部承包机
制,采取成本领先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节约型企业,以确保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1成本目标
1.1编制成本目标的意义
成本目标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项目中标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的成本目标是确保预期效益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
1.2编制成本目标的步骤
1.2.1项目施工活动的界定和分解:施工企业在承揽到工程项目后,成本管理工作中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对所有施工活动的界定和分解,即明确成本控制的对象。这里所说的施工活动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和施工收尾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分为征地拆迁;临建建设;临时工程;场地清理;资源进场;拌和场、土场建设;开工内业;业主和社会环境沟通等。施工实施阶段:材料领发;后勤服务;主体实施;质检内业;安全与环境;财务管理;资源调配;中期交付;业主监理沟通活动等。施工收尾阶段:竣工内业;竣工结算等。以上三个阶段所涉及的施工活动除了通常所理解的施工图纸中的主体施工活动外,还包括了施工中所涉及的管理活动和辅助活动,即凡是在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活动,都是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在这个环节分析中,切忌漏掉施工活动,并列出所有项目施工活动清单,这个清单不同于业主工程量清单,其除包括主体施工活动外,还应包括项目的管理活动、保障性活动(安全、后勤)和辅助性活动。
1.2.2项目施工活动内容的必要性分析
项目施工活动清单列出后,第二步是要对成本控制的所有对象做进一步的分析,其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和消除项目全过程中所存在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二是要分析每个活动所包括的工序或步骤的必要性,其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和消除项目活动过程中无效和低效项目活动工序或步骤,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项目活动必要性分析这项工作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并随着施工环境、约束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变化随时进行,随时调整。尤其对突发性活动更要进行。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业主、监理、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的要求,以满足各方利益和节约资源为原则来进行。
2成本控制
2.1成本控制的含义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以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成本绩效的度量评价和报告环节,即将项目实际结果与目标成本进行对照,并根据出现的偏差及原因采取各种有效纠偏行动,从而使项目实施保持有序和处于受控状态,这些纠偏行动有针对人员组织的,有针对资源配置的,有些还针对作业方法的改进和提高等,关键是分析出造成纠偏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和有效的纠偏措施。
2.2人工费用控制
2.2.1项目部的搭建应以精干高效为原则,坚决杜绝安排亲属。
2.2.2项目经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进度合理安排人员,避免盲目安排人员进场,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
2.2.3人工费的支出要按定额结算模式或劳务合同结算模式两种模式进行,坚决杜绝零工结算模式。
2.2.4对于定额结算模式(计件模式),定额的制定工作是个关键,承包集体必须集体协商和确定,并做好定额的执行和调整工作,尤其是定额项所包含的内容、质量标准和数值,定额外补贴用工要从严审核,坚决杜绝零工现象,杜绝严重的关系工、人情工。
2.3机械使用费用控制
2.3.1机械设备必须按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等要求合理配置,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进度安排机械进场时间,这里涉及最主要的问题是业主的一些强制性要求,这就需要根据业主要求和招标文件要求,充分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权衡利弊,计算得失,充分考虑再做决策,一味满足脱离实际的现场要求,不能正确分析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项目可能产生的效益回报,盲目投入大型机械设备,往往受到的损失还是很大的。
2.3.2在考虑机械设备的配备时,必须充分考虑设备的利用率,并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做到勤保养、重修理,使其处于完好状态,随时抓住有利时机动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防止机械设备的闲置,充分发挥各种机械设备的组合功能和特点,实行一机多用,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
2.4材料费用控制
2.4.1重点抓好采购环节,实行阳光采购。采购前,首先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调查结果要公开、透明,并最终确定采购价格、采购方式,坚决杜绝一个人说的算,未经程序就草签合同,无制约机制、无透明度的现象。采购过程中要按施工进度和料源情况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有主次、有批次、有计划的进行采购,以避免资金被占用,场地材料积压和工程量负变更的风险。其次备料人员要选择业务素质好,品质好的人员,其权利不能赋予过大,更不能使用亲属;计量手段上首选地秤,场地设计要封闭。
2.4.2建立运输、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制度。在运输环节中,要合理选择经济的运输方式,并防止运输过程材料流失,普通材料用有发票和收票,贵重材料可有人监督;在收料环节,关键是抓好计量方式,尽量使用地秤计量,并建立项目班子成员的抽查制度和严厉的惩罚制度;在保管环节,一定要根据材料特点制定相应的保管制度,并定期检查保管的方式和手段是否安全,并预防偷盗和自然因素损失;在发料环节,要注意收料人和发料人不要是同一人,同时发料程序和手续要有健全的制度,可计量的材料,必须在手续上准确计量,不可计量的材料,也要定期或阶段性的与库存对比。
3成本核算
3.1成本核算的核心思想
各项目部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对项目所起的作用,为真实反映成本的实际水平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项目部必须认真执行基于施工活动的成本核算工作。
3.2成本核算中科目设置
成本核算的前提就是做好科目设置工作,其设置依据就是项目所发生的施工主体活动(工程量清单)、施工管理活动和施工辅助活动(临时设施、其他直接费、调遣),科目设置的出发点就是把施工活动的成本绩效水平达到真实的反映。
4成本考核
4.1成本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部在内部承包机制实施后,必须建立一种成本考核制度,无论对参与承包的承包集体成员,还是未参与承包的部分职工,只要其涉及成本支出的,都应建立成本目标责任制度,为了考核每个人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绩效,也必须实施成本考核制度,以便参与成本支出的每个人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奖罚。
4.2成本考核的操作
为使成本考核存在操作性,项目经理必须在成本目标的基础上建立成本目标责任制度,以每项施工活动的相对指标或绝对指标作为其目标,可定期(每月)或不定期(工程完成比例)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每个人的考核资料以数据说话,并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这样做的目的还可以充分调动未参与承包的职工的积极性,以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一个合作的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肩努力。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 (http://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