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会计管理的探讨
对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会计管理的探讨
杨春英
一.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无视国家政策法规,受利益驱动指使财会人员做假账、报假报表,在账务核算中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为:收入不实,如应计未计收入、隐瞒收入等;支出不实,如超支挂账、虚列支出等;结余不实,未按规定结转收支、违规提取“事业基金”等;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投资不实等等。会计信息的失真,既不利于单位内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科学管理和决策,也不利于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监督、评价。
(2)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尽管国家法规严厉禁止任何部门、单位违规设置账外账、小金库,但审计中发现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部门或小团体利益,未将所有的经济收支活动纳入单位财务账内统一核算和管理,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逃避监督,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取得的收入置于账外;隐瞒预算外收入,将应纳入财政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在账外自收自支;借开业、庆典之机收取礼金放置账外自用;将利息、房出租等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收入置于账外。从小金库资金使用看,主要是乱发奖金、补助,公款吃喝、送礼,甚至贪污私分。账外账、小金库问题屡禁不止危害,既脱离了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也容易滋生腐败甚至犯罪。
(3)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如购买实物、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支出,由于审核不严,经办、审批、报销等手续不全,造成扩大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大了行政运行成本;另一方面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符合要求,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对取得的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大量假发票、作废发票、要素填写不完整的不合规发票,还有“白条”入账,在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等。
(4)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由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缺点:从会计原则看,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不能充分、完整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所有资产、负债,对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绩效评估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资产核算看,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备,各事业单位都缺乏严密的资产核算体系,不能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状况。同时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有诸多的相同点:如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原则也大体相同,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再有会计要素方面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在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如资产、负债、收入、成本、支出等共同要素。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是当前现状的驱使,是发展的必然。
二.通过上述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现状的分析,事业单位会计管
理向企业化会计发展转变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探讨,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管理规范体系,就需要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周期性的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国家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使会计工作发挥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的应有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对会计人员加强财经、会计法规等法制教育培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保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发挥这就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要全面了解会计法规,自觉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法规教育、培训,使每一个会计人员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会计管理知识和工作规范,并促使每一位会计人员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道德理念,积极主动地维护财经纪律,,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检举揭发违反财经法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偷税漏税行为的人和事,使得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负起责任。
(2)加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监管、执法力度财政、审计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本衡量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揭露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同时,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违反财经法规的单位,要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增强会计工作胜任能力。另外,要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堵塞漏洞,这样才能有效杜绝会计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还需要各单位自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设置合理、统一、规范、透明的会计科目,构建统一核算原则的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就要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现代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特点,采用新会计制度中通用的科目,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科目,则可以统一另行设置。根据拨付资金的性质,通过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以核算某些事业单位在发展本单位的事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明确界定核算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尽可能对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费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原则,以此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也不能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和其他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活动,及时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企业会计制度原则的严谨性、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体系的完整性,可以补足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缺点和漏洞,同时二者诸多相同或相似点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架起了有利“桥梁”,提供了先天性的有利条件,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采用企业化管理是当前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 (http://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