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新形势下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研究

发布日期:2012-11-14 浏览:
分享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甚理想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以便更好的提高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现在本文主要针对现在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希望对加强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措施
   
   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
   1,单位资产的利用率偏低,很多资产都被闲置不用。资产的利用率偏低,资产的闲置现象严重是现在很多科研事业单位挥之不去的弊病。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闲置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对单位的实际需求缺乏充分的考量,从而就导致有些固定资产没有用武之地,或出现重复购买以至于资产过剩的现象,这就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得不到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2.很多事业单位在日常的办公设备的购买方面,一味的追求全新和完备,并且有些部门和单位甚至还在这方面进行较量,这就直接的导致了资产的严重浪费,降低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
    2,单位资产的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对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巨大动力,然而现今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这很大程度的阻碍了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例如:1.有些科研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没有配备专职的资产管理人员,导致资产管理系统杂乱无章;2.有些科研事业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清算制度,导致一些需要修理或已经被损坏的资产无人问津,无人处理;3我国很多.科研事业单位的各种管理职位的权限并不十分明确,从而导致单位出现帐实不符的现象,使资产管理失去了有效的监管,对单位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对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的监督不够。为了更好的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建立有效的资产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多数是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立项申请获得科研经费,其次是以使用者所拥有的发票进行报销这一常见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经过实践的验证,我们将会发现这一记账方法的问题所在。再次,在会计的核算过程中,虚报、乱报账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为对一些不法行为缺乏监管力度,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甚至有姑息养奸之嫌,有些科研人员乱申请科研项目,获得经费,因此在这种监管力量薄弱的条件下,那些不法分子将会更加的猖獗,从而使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管理难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二,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1,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资产的使用过程管理不善。很多科研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认识不到位,这样就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很难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许多领导只注重单位的银行存款有多少,现金有多少,国家拨款有多少,课题、项目经费要来多少,至于其他方面都无关紧要,对单位的资产管理不善,导致很多科研单位的资产浪费严重。
   2,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缺乏制约,缺乏规范。财政部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日常拨款后,除了少数商品的购买需要请示财政部之外,对于其他资产的使用、变更等问题,尽管国家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工作有专门的审计部门进行三年一次的清算,但是因为体制或人为方面的因素难免存在一些漏洞。其次,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缺乏规范,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法规、制度,管理行为无章可循,各科研单位在资产管理行为上花样百出,随心所欲,使得单位很难对实物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再次,在会计核算方面,出现了很多漏记的账款,并且有些会计科目的转换没有及时的进行。并且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没有实行国有资产责任制,这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一大因素。
   
   三,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措施
   1.有效提高资产使用率,尽量避免资产闲置。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是制约科研事业单位资产有效管理的一大因素。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利用率偏低在使其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而造成浪费的同时,也促使了事业单位奢侈之风的养成,因此,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刻不容缓的。首先,事业单位能够让资产在各部门之间流通,在对资产的有效利用的同时,很好的解决资产闲置这一问题。其次,科研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之前,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编制资产购置清单,力求选择单位需要的资产,减少无谓的资产闲置或浪费。再次,要在单位宣扬节俭的优良品质,让单位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不要盲目求新求全,不要盲目攀比,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奖惩制度,这也是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率,避免资产闲置的一个重要方法。
   2.建立健全的单位资产管理体系。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一个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科研单位的资产使用不合理、浪费严重,这就急需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而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在要求单位在账目管理系统方面拥有健全的制度的同时也对资产清查体系的健全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为,健全的账务系统,是保证资产去向明确、资产使用公开透明,保证每笔经济业务准确及时入账,避免账目混乱的根本策略;其次,完备的单位资产清查体系可以使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更加的明确,使单位在有效把握自身条件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加强资产的管理,把握资产的现状,从而对资产的使用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最后达到有效的提高资产利用率的目的。
    3.建立全面的资产监管机制。对科研事业单位来说,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在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监管机制的有效建立,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要发挥国家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有效监管,加强国家执法部门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其次,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的内部资产监管体制,要建立资产从进单位到出单位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资产从购买到报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行为,使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活动有制度可循。还可以在单位内部实行对资产的实名制使用,以便明确责任,将资产安全完整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做好记录工作,以便更好的实行对资产的保管工作,并且便于事后追究责任,从而让各部门更加重视对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妥善管理,其次,在单位建立专门的资产监管部门的同时,还要注意配备专职的监管人员,不要为了节省人员开支而让员工实行不适宜的职位兼管工作,以确保资产管理的有效进行,而且,单位应该充分的利用单位员工的互相监督;最后,要加强外部对科研事业单位的监督,让单位的资产管理透明化,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职能,一方面可以可以让科研事业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透明化的状态,有效的扼制了一些非法行为的产生,使单位更加注重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给事业单位树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形象。
   4.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根据国家的一些会计法律的规定,首先应该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某些固定资产进行评定,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以实际价值入账,并把它作为该固定资产管理的初始价值,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计提折旧,最终,使科研事业单位的账目系统有效运行。使企业的资产管理更加的清楚明了,使单位的账目更加的精确。
   5.加快科研事业单位的产业转型。国家应该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考察,对科研事业事业单位的类型进行准确的把握,对除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以外的科研事业单位,应尽量向营利性转变,在节省财政支出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其次,那些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科研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使科研事业单位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
   总之,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加强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单位发展的自身需要。对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加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本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