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讨
冯永军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显现出了其重要的地位,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全国卫生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的深入开展,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但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其中职业素质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素质培养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健康的需要。
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1、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生源质量差、基础知识不弱,同时在入学前本身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而考入护理专业后又局限于基础医学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
2、重视专业教育,轻视人文培养。
由于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医学领域内形成了技术至上的观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素质教育,轻综合素质培养;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创新能力培养;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的现象。护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术训练等方面,阻碍了护理人文素质培养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护理教育面对的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上岗前需通过全国护士执照考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重视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有关知识内容,缺乏对人文课程的学习动机,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
3、护理人文素质培养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性
目前,护理专业所开设人文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缺陷,教学内容沿用医学模式,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教学方法上大多采取授课法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又因为同基础课、专业课相比,学生认为人文、社会学知识不太重要,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
4、课程评价体系及标准不完善
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尽合理,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存在“重视认知领域目标的测试,忽视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目标的评价”,“重视知识测试,忽视能力考核”等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绩难以为社会所认可,所以在专业与就业的压力下,由于功利意识作祟,“学生上不上人文课,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教学效果、学习成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人文素质培养思考
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学体系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推进护理教育发展的先导。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升学、就业为目标,更多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忽视人文学科的根本原因。当前,应该转变教育思想,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切实重视人文素质教学,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根据课程内容引入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等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教学方法,以新颖、直观、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建立有效、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课程教学评价考核与实际操行相结合,与临床实习环节的护理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方式不要拘泥于笔试,还可以增加口试、案例分析、专题调查等考核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反映学生人文知识的内化程度。
2、在实训、实习中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
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在练习护理操作时,将人文学科整合到护理实践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思路,时刻提醒学生每做一个动作都应想到病人的需要,想到病人的反应,想到病人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在基础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教育,鼻饲技术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及减少病人的痛苦;在学习护士的行为规范、护理道德时,应联系实际将医疗战线上的楷模的先进事迹和因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术不过硬而引起的严重医疗事故的事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对护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人文精神的意义及价值。
3、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充分利用校园的板报、宣传栏及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进行积极引导。如在实训楼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制作并悬挂护士行为规范、护士道德规范、南丁格尔誓言、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照片、激励性护理言语等的宣传板,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其次,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比如通过“我是一名护士”演讲赛、“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学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等都可以得到陶冶。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每个学习环节,加深护生对人的表情、语言、行为等通常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2.袁玮,姚蕴伍.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10.
本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