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 正文

后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从战略角度谈成本控制

发布日期:2012-12-18 浏览:
分享到:

后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从战略角度谈成本控制
刘秀玲 傅雪霞

摘要: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世界经济从下降阶段进入调整阶段。后危机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及时调整自身战略。本文结合后危机时代特征,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特殊意义,分析了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战略角度提出企业需要树立的三个基本观念。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中小企业  成本管理  战略
一、引言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危机留下的创伤给全球经济体系带来深远影响,世界经济由此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普遍经济刺激后出现全球性产能过剩,原料越来越贵,工人的工资上涨,成本越来越高,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形势非常严峻。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数量占总数的99%,经济总量占 60 %左右,上缴税金占 50%左右,容纳就业人数占75% 以上。中小企业复苏稳定,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问题,对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成本管理无疑是中小企业复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企业摆脱危机的能力以及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主要意义
  (1)成本控制是企业谋求生存的关键之举。中国社科院2009年的一份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我国有 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金融危机中倒闭,还有40%的企业在生死线上徘徊,若按照2008年中小企业4300万家估算,破产的中小企业超过1720万家。应对开源不畅,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在节流上下功夫,可以说经济复苏条件下成本控制的节流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彻底摆脱危机的能力。
  (2)成本控制是企业赢得发展的坚实基础。后金融危机时期是经济从低谷向上攀爬的时期,企业不仅要考虑如何在经济低谷中生存下来,还要考虑如何迎接危机过后高峰的到来。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对企业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成本效益最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路较窄,目标定位较为陈旧。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往往资金紧缺,多数中小企业延续以往经验,仍把成本控制目标单一地理解为降低成本片面强调成本节约,大幅削减费用支出。尽管这种成本控制往往立竿见影,但从眼前与长远综合考量,并不一定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因过分顾及眼前和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2)成本控制主体单一,缺乏健全的控制机制。在我国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下,生产和成本管理脱节,成本部门、财务部门职能单一,彼此只通晓自己部门的职责,导致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主体单一。另外缺乏成本控制的全员参与意识,成本控制往往只是少部分人的事,普通员工成本意识淡薄,不关心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
  (3)成本控制重点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成本费用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维修费用等各项费用。其中并不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或者说有些成本即使控制了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不区分重点地对所有的成本费用一概而论地控制,是不合理、效率低、效果差的做法。
四、从战略角度谈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成本管理表现出更多新特征,企业应该放长眼量,将成本管理提升到成本战略的高度,运用科学方法持续保持成本优势,确立竞争优势。为此企业需要树立三个基本观念:
  (1)成本战略绝不等同于成本降低。降低成本、获取成本优势往往需要合理精细的事前规划,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多种协同措施,需要企业生产、营销研发等不同战略以及战略之间的匹配实施。降低成本还需要艰苦卓绝的工作和持续性的探索创新。最后,还要把成本管理当成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2)价值链成本控制。站在战略的高度,企业成本控制不应局限于产品生产过程之中,而应向前、向后延伸到产品价值形成的整个价值链上。并在整个价值链上对成本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信息、资金之间的转化关系,对整个价值链进行成本优化,实现企业及其战略伙伴的 多赢。
  (3)成本战略重在追求成本增值。企业的战略选择和管理措施的实施必须考虑其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利用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当成本已经降低到这些条件许可的极限时,降低和控制成本的努力可能会收效甚微。然而转变单一控制成本的思路,追求成本增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增加研发成本、技术改良成本、市场拓展成本等,从长远来实现成本效益原则,才是成本战略的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伊恩·I ·米特若夫等著. 危机防范与对策[M] .燕清联合传媒管理咨询公司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11- 15.
刘广生,左娟娟.后危机时代企业成本控制探析;[J]价值理论与实践,2010.
毛洪涛.后危机时代的成本归位:放长眼量看成本战略.[J]财务与会计,2010(11).

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