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发布日期:2012-9-16 浏览:
分享到:

本文导读:本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http://www.kjslunwen.com/) 整理,本网主要以免费提供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高级会计师报名条件,高级会计师答辩经验,高级会计师培训,高级会计师习题讲解,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等业务为主。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环海莉
摘要: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集团资源配置的有效管理控制工具,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效能。通过对预算管理重要意义的阐述,着重通过对现阶段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从预算管理的理念、框架和考核进行了初步思考。
关键词:企业集团 预算管理 难点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众多企业在此轮发展机遇中实现了跨行业、跨区域的集团化发展,组建了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即由某个或多个企业作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辅以经济、契约、产品等联结纽带,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预算管理作为伴随着企业集团成长而不断成熟的有效管理控制工具,因其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中发挥着核心效能。
一、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预算管理,即以量化方式实现企业集团决策目标的资源配置,全过程、全方位地协调运转企业集团资源筹措、分配、考核、控制的控制体系。与单体企业不同,企业集团面临着在集团各层级间分解、决策集团目标的问题,其核心本质就是“整合”。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资源整合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可消除集团内部组织机构松散的状况,表现在:预算编制可通过制定、分解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形成集团整体一致的业绩目标和战略规划,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预算执行中的实时对比分析有助于及时纠正偏差,增强集团整体的经营效率;而预算考核则可有效引导、制约成员企业和职员向集团远景目标努力。

二、企业集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预算管理职能定位不清晰。很多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概念和职能认识不清,纯粹属于为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未将预算管理全面地融入企业经营,使预算在企业管理之外独立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尤其是预算管理通常将重点置于具体的数字计划,使编制完成的预算仅停留于单纯的数字或表格,流于形式,尚未将其作为现代企业必备的管理方法加以运用。
   (2)预算管理缺乏战略导向性。许多企业管理者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战略经营目标,在此前提下编制的全面预算,难免会出现短期预算指标与长期战略规划相冲突的状况,以致背离了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初衷。
   (3)预算管理缺乏组织体系保障。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是以企业组织架构作为运行基础环境的,缺乏高效、快捷的组织机制是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控制,基层业务部门如生产、销售等无法参与预算编制过程,致使企业预算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4)预算松弛,指标有效性差。下属企业管理者出于业绩、晋升或企业资源调配的考虑,故意压低产出预算指标或高估成本进行预算虚报,致使信息传递失真,企业资源过多流向虚报部门,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基于预算目标编制的激励方案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5)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考评机制。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中,集团职能部门和下属机构大多只参与预算编制,在预算执行的跟踪调查和控制时涉及面则明显变窄,这使得预算执行存在很大的的随意性,预算与执行结果偏差较大,且很难就预算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及时纠偏。
   
三、完善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确立战略导向性质的预算管理理念
   预算管理是保证企业资源获取最优生产率与获利率的管理模式,以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组织基础,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本集成式管理。其核心职能即在于通过价值量、非价值量指标实现“四流”的高效整合。企业集团应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为导向,尤其应注意的是,预算管理的执行应取得由上至下包括集团高层、员工在内全员的支持和参与,注意沟通与协调部门间的合作、交流,确保预算管理理念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统一。
(二)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控制框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健全的预算管理首先应确保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拥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惟有不断营造、优化预算管理与控制的良好环境,才能使预算管理得到真正落实。
   (2)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即对于在企业内部业已形成“法律效力”的预算制度必须严格落实。杜绝违规操作,确保预算准确性与控制有效性不因相关事项或业务流程的结构性调整产生变化。
   (3)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使企业通过预算实际执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作出更具科学依据的决策,对企业运营作实时的调节和控制,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4)强化预算管理的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力求将各项非正常业务活动及风险遏制于萌芽状态,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强化预算监督。强调内审机构权威及职能,完善与增强内审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着重增强预算制度及执行进程的审计和监督,从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入手,确保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处处有章可循。
(三)完善预算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强化预算管理职能、控制预算松弛,关键在于健全与完善预算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一是应就行业标准指标值进行参考分析,对预算管理实际值与预算值的差异进行分解细化,将原有的年终考核制度扩展为月、季、年度的综合考评;二是完善预算执行情况的奖惩制度,确定奖惩标准,结合考评结果对奖惩措施不折不扣的加以兑现,奖惩分明,才能确保预算激励机制的落实,进一步巩固集团各部门成员共同愿景的形成。

   总之,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应是一项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管理系统。只有明晰集团各层级部门或机构的权限空间和责任范围,对企业经营指标作层层分解、层层考核,才能有效地将市场压力与风险转化为对集团内部环节和组织成员的压力和动力,实现集团财务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完成集团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冯丽霞.国有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特殊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3
[2]周长山.以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3]李海鹰.物流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0
[4]张慧.浅析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模式[J].财经界(学术版),2008.01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474007804@qq.com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