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会计学论文 >> 正文

事务所规模动因及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发布日期:2012-9-22 浏览:
分享到:

本文导读:本文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http://www.kjslunwen.com/) 整理,本网主要以免费提供高级会计师评审条件,高级会计师报名条件,高级会计师答辩经验,高级会计师培训,高级会计师习题讲解,高级会计师论文发表等业务为主。

                       事务所规模动因及规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摘要2000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一场大规模合并,就我国大陆地区而言,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出现了数次合并浪潮,尤其是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极力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以来,本土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案更是此起彼伏。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不仅意味着参与合并的事务所规模的扩大,而且会对审计市场生态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在不同制度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以及相应的后果是不同的,本文将对现有关于事务所合并动因及后果的文献进行回顾,对我国有关案例进行分析,以论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
关键词  事务所规模  动因  审计质量  相关性  负相关
    GAO(2003a)对现有关于审计质量的文献回顾后指出,现有研究几乎没有发现支持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和审计师独立性之间存在联系的经验证据。GAO(2003b)对159位大型公众公司的人员调查后发现,多数被访者认为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或审计独立性仅有很少影响甚至没有影响。
    林宗辉和戚务君(2007)对勤业会计师事务所与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研究后也发现,两家事务所在合并后审计质量均获得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现有研究对于事务所合并是否会导致审计质量的提升,结论并不一致。
    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大陆学者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研究多数为描述性或对策性研究,仅有少数学者直接或间接地对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后果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余玉苗和詹俊(2000)分析了我国第一次事务所合并的特点、动因以及影响;李胜刚(2002)从经济利益、法律责任和行业监管等方面阐述了事务所合并对审计独立性的促进作用;李眺(2003)则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审计市场的合并、产业专用化和价格竞争等竞争行为对审计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认为,合并和产业专用化投资有助于事务所降低成本;刘成立(2008)在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文献进行回顾后指出,我国政策主导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没有真正提高审计质量;马妍(2008)、苏正准和陈幼霞(2008)则分析了外资所合并本土所对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冲击。然而,上述文章均未进行实证检验。不过,近年来,我国大陆也开始有少数学者利用案例分析、经验研究等方法对事务所合并的后果进行探讨。如王英姿和陈信元(2004)分析了安永大华合并前后上市公司客户构成变化。吴溪(2006)对中天勤合并前后客户群特征和质量控制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蒋力等(2009)对我国内资所合并前后以及内资所与外资所合并前后审计收费的变化检验后发现,内资事务所在与外资事务所合并之后其审计收费要显著高于合并之前,认为内资所与国际“四大”的合并产生了品牌溢价效果。
    归结以上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所出现问题,我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偏于强制性的合并政策下与审计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下面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具体分析,并结合我国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出现审计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审计市场上事务所合并动机
   审计市场上事务所合并的动机在于以下三点:
   ⑴客户业务的全球化要求事务所相应的建立起全球业务网络;审计行业作为一个强调执业经验且人力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决定了事务所依靠内部增长来扩大规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和其他事务所合并则是一个迅速提升服务提供能力最快捷的方法。
   ⑵客户经营的日益复杂要求事务所拥有更多领域的专家才能;除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合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获得一些特殊行业的专家才能,通过合并,事务所可以拥有跨行业的专家才能,更好地为一些多元化经营的大客户提供服务。
   ⑶合并有利于事务所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合并能够增加员工数量以便更有效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并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分配人力资源。充足的资本也使得事务所可以在人员培训上投入更多的资源,而这则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手段。此外,业务量的扩大、规模经济的实现也有助于事务所提高经营效率以弥补由于竞争加剧带来边际利润的下降。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严重不足—典型案例分析
    审计在我国业界有沦为一门似是而非的艺术,而不是一门寻求事实真相的科学的危险。
  2001年的银广夏公司案例被称为中国版的“安然事件”,它最深刻地揭示出我国审计师通常持有的怨天尤人心态,如被处罚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失败归因于被审计单位没有诚信,还辩称由于独立审计准则没有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致使签字注册会计师履行了必要地审计程序却没有发现银广夏管理层的舞弊行为。
    2002年湖北幸福实业公司审计案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审计所承载的非正常使命和在技术之外的借口。幸福实业对一审胜诉而终审败诉的1.7亿元担保贷款预计负债的会计处理,在财政部文件明确要求采用未来适用法的情况下,仍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追溯到调整2001年年报,以确保2002年年报为盈利,而湖北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还辩称“从事实的基本面出发,从有利于经济发展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股份公司对该担保败诉事项按重大会计差错处理是不违规的,因而出具了带解释性的无保留意见。发展稳定终于会计规范的背后,揭示的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目前承担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总体是由原隶属财政、审计或其他政府部门的事务所脱钩改制而来,他们受当地政府左右的程度较高,本地所在审计本地上市公司时,其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预。
    2003年深圳市明伦集团公司审计案例中,深圳市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在拿到公司资料的第二天,就做出了一份总资产27亿元、净资产12亿元的2002年度资产审计报告;由于收购上市公司需要有连续两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又补充了一份2001年度的假审计报告,为明伦集团的法定代表人周益明进行合同诈骗,收购上市明星电力并挪用资金铺平了道路据公安机关披露,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两年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竟然多达5000多份。
    我们考察安永、大华以及普华永道、安达信华强的合并情况。合并后的事务所均在2002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开始以新事务所的名义签发审计报告。如果合并后事务所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其效率的提升和审计质量的增加,那么,普华永道和安永大华在2002-2004年间的市场扩张应该高于未参加合并的其他三家事务所。反之,则说明事务所在完成合并后,其经营效率和审计质量一般都会下降。

    5家事务所在3年间的市场份额变动情况并不一致。普华永道基本保持稳定,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安永华明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安永大华则是年年下降。同为“四大”,表现为何不同?特别是安永华明和安永大华,同为安永全球在国内的合作所,市场表现却大相径庭。不难发现,未表现规模经济的两家事务所均在2002年进行过合并。合并给事务所带来的X非效率以及内部管理问题可能是导致这种规模不经济和审计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并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事务所规模扩张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安永大华由于是国内所与国际“四大”相结合的产物,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更大,规模不经济和审计质量下降的现象也格外明显。
结语——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性
    政策倡导的这种合并,有一些盲目性,形式上合并了,规模上扩大了,合并纯粹是资格保卫战,通过合并保住执行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资格,借以扩大事务所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是提高审计质量。
    政府强制性推动的事务所合并使得事务所规模扩大给审计质量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事务所完全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研究,合并后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合并的目的只有一个,达到事务所执行相关业务的资格条件。这导致大多数事务所的合并只是数量上的叠加,而没有质量上的整合,形似整体、实为散沙,从而得出结论:我国政府强制性推动的事务所合并使得事务所规模扩大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我国政府强制性推动的事务所合并使得事务所规模扩大没有使审计质量提高,反而引起了更严重的审计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房巧玲.注册会计师审计衡量标准:回顾与评价[J].当代财经,2004.
[2]李常青,王澍.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背离——来自审计公费实证的证据[J].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3]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李雪,时毅.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新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
[5]刘国常等.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和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4.
[7]吴溪.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质量控制:基于中天勤合并案例的经验分析[J].会计研究,2006 .
[8]原红旗,李海建.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规模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3.
[9]张艳.论事务所规模化与审计质量保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474007804@qq.com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