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联动机制分析
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联动机制分析
盖玉梅
摘要:实施成本控制的手段应属于工程技术范围,如通过增进机器设备的性能来提高成材率,以及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来节约人工及物资成本等。但许多工业企业已经在推行全面预算下的成本控制举措。由此可见,这就是运用二者联动机制的一种探索。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联动机制
本文以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广大工业企业普遍将内涵发展模式纳入到自身的发展战略范畴。对于内涵发展的理解来说,可以从提高全员劳动率的角度来解读,也可以从提升“产出/投入”比值的视角来认识。但无论怎样的都须在成本控制领域下工夫。严格来讲,实施成本控制的手段应属于工程技术范围,如通过增进机器设备的性能来提高成材率,以及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来节约人工及物资成本等。正因如此,诸多文献在考察成本控制时往往建立在成本控制技术层面。实则不然,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即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实物化的资本;而财务管理的对象则是货币化的资本。这就意味着,二者间能否形成联动机制,从而提升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水平值得研究。从目前的信息反馈显示,许多工业企业已经在推行全面预算下的成本控制举措。笔者认为,这就是运用二者联动机制的一种探索。
1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从工业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所反馈的信息中不难获知:诸多工业企业仍然停留在对企业会计成本的控制。会计成本体现为显性成本,且具有静态、事后控制等不足。因此,本文将分别探究工业企业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的控制方法。
1.1工业企业隐性成本的控制方法
针对两类隐性成本(沉淀成本、交易成本)而言,下文将先后对它们的控制方法进行阐述:
(1)工业企业沉淀成本的控制方法。工业企业沉淀成本产生的根源来自于资产专用性损失,为减少这类损失可以从降低工业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着手。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设施设备租赁业务来实现。租赁业务的开展,工业企业只需交纳非通用性设备的使用费用,当使用完毕或是经营目标发生改变就给予归还。
(2)工业企业交易成本的控制方法。在现实世界中工业企业的交易成本是无法避免的,惟一可做的便是降低交易成本的发生。降低交易成本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a.技术方面;b.制度方面。如:可以通过建构 ERP系统,实现降低因搜索客户所发生的交易成本;通过与客户签定长期合约,来降低谈判成本。
1.2工业企业显形成本的控制方法
比较工业企业隐性成本而言,显形成本的控制较为直接。在会计领域,有关工业企业显形成本控制的技术也比较完善。这里,本文强调3点:
(1)工业企业应重视人力与物力之间的替代关系。工业企业许多生产经营环节,都可以同时由人、机器来完成。因此,工业企业应根据本地区劳动力与机器设备折旧之间的成本比较,来决定两者之间的替代关系;
(2)工业企业应动态、全过程的对显形成本进行控制;
(3)工业企业应尽量避免接受需使用非标准零部件的产品订单。
2企业财务管理方式
上文已经指出,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货币化的资本。因此,在实施财务管理中仍须遵循资本循环的内在要求。工业企业资本循环形态表现为:G-W-G`这三个阶段。这就要求,财务管理方式也应围绕着这三个阶段来展开。
2.1针对资金预算的管理方式
工业企业一般采取订制化生产模式,这就意味着企业须根据市场订单要求进行前期资金预算。预算资金将用于原料采购,以及其它一系列项目启动所需的支出。这时就存在着一个问题,PPI指数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那么如何确保原料采购的成本最优呢?与此同时,企业在购置机器设备的时候又如何降低沉淀成本的发生呢?从而,预算资金的管理就须在生产导向下,合理确立原料采购的资金总量,在总量确立上应给予一定的弹性系数。对于固定资产购置,则需要采取跨部门的协同论证工作,进而提供立项资金。
2.2针对资金使用的管理方式
对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管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针对资金的流向和流量的监管将防止资金链出现风险.同时,监管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由此,在资金使用的管理上,则主要采取帐户管理方式。通过接收资金需求申请,来给予资金划拨。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因资本有机构成普遍较高,使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成为了企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单就在财务管理范畴下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不够,还须引入成本控制进行协同。根据以上分别对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方法和方式的讨论,实则已经勾勒出二者联动机制的轮廓来。
3二者联动机制分析
具体而言,二者联动机制的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3.1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面不难理解,成本控制在工业企业中属于过程管理。其中,在产品生产中的成本控制由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工业企业还应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在人工成本控制上应建立在严格的资金预算情况下。一般而言,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20%~30%左右,从而在预算资金的结构把握上也应按此比例给以划拨。为此,在成本控制领域应从技术层面和技术组织形态方面,来提高生产流程的集成化水平,而不应该侵蚀合理范围内的人工费用的支出。这样一来,财务
管理就从总括层面建立了成本控制的路径指向。
3.2成本控制与资金效益方面
工业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仍可以从“产出/投入”的比值关系中得出,即当产出价值不变时,投入价值最小化;当投入价值不变时,产出价值最大化。尽管从形态上与成本控制无关,但将货币化的资本转换为实物化的资本后表明:在具体的生产领域,惟有提高成材率才能满足,单位材料投入下产品量的提高,进而在销售环节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由此可见,成本控制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持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小结许多工业企业已经在推行全面预算下的成本控制举措。由此可见,这就是运用二者联动机制的一种探索。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就从总括层面建立了成本控制的路径指向;成本控制则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吕永霞.基于可持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2).
[2]张文杰.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2).
如果高级会计师论文网 (http://www.kjslunwen.com/)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