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论科研单位项目绩效预算管理

发布日期:2013-10-23 浏览:
分享到:

  论科研单位项目绩效预算管理

  鲍晓艳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570125

  摘要:绩效管理是管理市场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有利于降低公共品的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从科研项目管理中的绩效预算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整改意见。

  关键词:科研项目、绩效预算、管理

  公共支出的预算管理对于提高我国财政支出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绩效预算是指政府部门按照其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即干多少事拔多少钱,是一种“产出式”预算管理方式。科研项目作为知识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预算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在科研项目中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

  一、科研项目中实施绩效管理

  预算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预算实现项目科研资金的优化配置,更好推动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研究。预算体系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绩效进行综合考查,最终确保实现项目的研究目标。在科研项目中进行绩效预算制度就是要从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以及可用资金的分配角度出发,结合项目相关的各个部门在项目实行的过程中可能创造的价值,也就是项目取得的结果与其所分配的资金成正比,所得成果越大,预算所分得的资金也就越多。在科研项目中实施绩效管理不仅提高了资金管理的效率,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绩效的方式调动实施人员更好的根据科研目的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和资金浪费。

  在科研项目中实施绩效预算管理,是一种通过财务预算的方式限制项目的实施与开发,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与项目的绩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实施绩效预算可以做到追踪项目的实施进度,优化资金投入的产出数量和质量。

  二、我国目前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现状

  科研项目在我国的预算管理方式发展较晚,虽然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预算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

  (一)预算绩效管理体制趋于完善发展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逐渐实施和推进,针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体制也正在逐渐完善,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科研项目的绩效预算管理奠定了基础。从2002年至今我国先后对预算支出管理项目做出了相应的整改,并且逐渐对科研项目的绩效预算管理方式做出了制度上的约定,从总体思维和目标上确定了当前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2010年研究并且制定了中央级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以及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并且推出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项目承担单位开展自评、中央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评价和财政部进行重点审评相结合的新模式。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科研项目绩效预算管理是趋于完善化发展的。

  (二)绩效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科研项目预算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由于财务支出的预算和科研项目的成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申报相关资金支出时,项目预算中难免会存在作假的成分。项目预算编制难以量化和标准化从而使得科研项目的开展的真实性有待考究,难以避免地会在绩效预算考核中使项目的真实性产生偏差。

  2、预算安排的滞后性

  科研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但是在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行政审批制度的复杂化,预算审批经过长期的审核之后才予以发放,因此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造成科研项目实施的滞后,从而影响科研项目的实施,在供给和实际支出中存在较大的拖延性。

  3、预算供需不平衡

  科研项目的预算供需不平衡是目前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因为供给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导致科研项目目标难以顺利实现,造成赤字预算。另外预算中的结构不合理等也可能造成供需的不平衡,造成项目管理的重复和管理不到位。

  4、绩效考核不到位

  由于当前针对科研项目各个部分和单位的绩效考核中还存在较多不完善,项目中的目标也难以量化,因此绩效考核的不到位常常会造成财政预算的困难。因此要加强各个部门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具体到各个环节来说,科研项目的考核由于我们缺乏既定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绩效考核中明显存在着较多不确定性的,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有待提高。

  三、改善我国科研项目绩效预算管理的措施

  从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较多漏洞和不足,探索针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预算模式的有效性,是提升我国科研项目实施规范,合理利用公共资金和资源的重要措施。

  (一)合理采用分权分责的模式进行预算安排

  从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预算的管理现状来看,存在较大的滞后性与管理失效的问题。我国目前科研项目等级划分相对复杂,不同的科研项目对应有不同的科研经费支持,长期下来容易形成预算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并且会大大延长项目预算的申请以及发放进度,使得科研经费支持与项目的实施难以同步进行,制约了项目的开展。因此在原有的行业科研业务费、科研单位运行费以及科研费的新型模式下,将科研项目应该得到的科研预算经费进行分类和分权,在总量统一控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调控。采用分权分责的模式有利于改善现有的科研项目预算内在结构的人为限制,更好地提升科研项目预算的使用有效性,解决项目预算管理和责任依托的协调问题,更好地促进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进度。

  (二)绩效激励机制

  科研项目研究作为一个支持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公益性的活动,应该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通过在预算中加入绩效激励机制提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地推动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研究推广。目前针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主要是采用直接计量以及专业评估的方式,对科研项目产出成果的经济效益和价值进行评估,从而用以衡量项目预算支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但是这种绩效考核的方式从科技经济学的角度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计量分析,而忽视了科研项目本身的公益性价值以及未来发展和可实现的社会价值。因此,在专业评估的基础上,应该加入科研项目所在领域的指向性,用户代表以及相关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其项目的公益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予以评估,通过预算的方式给予奖励,从而确定科研项目预算绩效激励机制。

  (三)完善补助机制

  就目前的预算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着明显的预算与实际科研项目业务支出不相符的现象。因此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过程管理的方式,更加重视对项目绩效目标以及结果验收的预算管理,辅以过程管理。换言之,在当前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中改变传统的对照预算的固化管理模式,从项目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实际业务需要以及科研项目的实际周期,授权负责人进行自主调控,增加项目预算内部分配的协调性和变动性。此外,在已经安排的整体绩效预算的基础和基本项目运行费等预算框架下,按照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对项目结构进行验收评议和绩效考核之后,遵循客观的市场机制进行财政补助。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的绩效预算管理是提升科研项目有效推进,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支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从目前的预算管理现状来看,需要加强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顾全;薛倚明科研单位支出预算与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J].:《科研管理》2006年第04期

  郑永生;廖立云;;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2011年03期

  明燕飞;车世;;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推进我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李琼;;试论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取向[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顾全国家级科研项目绩效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财政》2011年第16期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