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R&D资源清查分析研究

发布日期:2013-10-30 浏览:
分享到:

  江苏省R&D资源清查分析研究

  赵鹏 南京财经大学 210046

  摘要:本文在阐述研究与发展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构造研究与发展(R&D)卫星账户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表述,研究和探讨了在江苏省R&D资源清查结果的基础上建立R&D卫星账户的可行性和具体的方法。对建立江苏省R&D卫星账户所需要的核算表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同时对江苏省的R&D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为深入研究分析江苏省R&D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提供了一种思路。

  关键词:R&D资源清查卫星账户价格折算指数R&D资本存量

  1、江苏省R&D投入现状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以《研究与发展(R&D)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R&D统计规范。根据《弗拉斯卡蒂手册》的定义,凡是“为了增加知识的总量(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都属于R&D活动。我国的R&D活动的主体主要分为全日制高校、国有独立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这三类。

  1.1R&D人员投入现状

  根据第二次江苏省2009年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省R&D人员36.94万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24.41万人,占从事R&D活动人员的66.08%。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8828.50人年,占3.2%;应用研究人员16623.70人年,占6.1%;试验发展人员247824.80人年,占90.7%。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2.55倍、1.42倍和4.6倍。

  按R&D人员投入结构来看,2009年R&D活动投入人员总数为36.94万人。其中工业企业R&D人员29.2万人,占R&D活动人员总数的79.04%。全省研究机构有R&D人员1.88万人,占R&D活动人员总数的5.09%。高等院校有R&D人员30822人,占R&D活动人员总数的8.34%。这一结构说明工业企业是R&D活动的主力军,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1.2R&D经费投入现状

  2009年全省R&D总经费701.95亿元,是2000年的9.61倍,年平均增长25.4%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04%,比2000年提高了1.19个百分点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18亿元,占2.5%;应用研究经费45.66亿元,占6.5%;试验发展经费638.29亿元,占91.0%。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0.53倍、6.63倍和10.35倍。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90.4亿元,占12.9%;企业资金577.99亿元,占82.3%;国外资金16.29亿元,占2.3%;其他资金17.27亿元,占2.5%。

  按R&D经费投入结构来看,2009年的R&D经费投入中,工业企业为570.71亿元,占总经费投入的81.30%。研究机构R&D经费64.23亿元,占总经费投入的9.15%。高等院校R&D经费为44.20亿元,占总经费投入的6.30%。

  2、针对江苏省R&D资源清查的情况设计卫星账户核算表

  建立研究与开发卫星账户的目的在于,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帮助相关专家学者以尽可能有用和标准化得形式来编制研究与开发账户,系统提供关于研究与开发经济活动的核算数据,以满足分析人员、政策制定者和计划人员在处理与研究与开发活动相关经济问题时的需要。

  为支持这样广泛的政策目标,需要大量的统计信息,而且需要将大量统计信息按照一定模式予以有序整合。通过建立一个研究与开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用一个逻辑一致的框架系统整合关于R&D活动产出、投入、资本形成和使用的统计数据。通过这个框架使得分析人员和决策者对于R&D投入,R&D资本存量和R&D产出效率的状况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根据以上原则以及其他国家开发R&D卫星账户的经验可以设计如下两张核算表:

  表2R&D活动经费来源表(单位:亿元)

  研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

  政府资金(亿元)47.5550.4521.96

  企业资金(亿元)12.52310.1618.36

  国外资金(亿元)0.35138.60.14

  其他资金(亿元)3.8171.53.74

  经费筹集总额(亿元)64.23570.7144.20

  数据来源:江苏2009R&D清查情况

  表3R&D直接产出统计表

  研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

  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10015.65

  申请专利(件)828400009445

  发明专利(件)668119004427

  学术论文(篇)822784062

  学术著作(种)2432703

  数据来源:江苏2009R&D清查情况

  就江苏省2009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情况来看,2009年江苏省GDP总量为34457.30亿元。R&D经费支出为701.95亿元,因此将R&D支出视为投资会使GDP总量上升为35159.25亿元,GDP上升了2.03%。对于GDP增长速率来说,将R&D支出视为投资会使GDP增长率增加0.16%。

  3、R&D资本存量的估计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分别于1994、2006、2007三次发布美国R&D卫星账户,其中对R&D资本存量的测算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经验在进行我们对江苏省R&D资本存量的测算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借鉴。由于受到数据资料的限制,使得我们在进行江苏R&D资本存量的测算时存在各种困难。因此针对我国具体的统计数据资料的现状应该选择适合此现状的方法与参数来测算R&D资本存量。

  首先是对测算方法的选取,在我国已有的对R&D资本存量测算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均采用了永续盘存法,本文也将采用这种方法来估算江苏R&D资本存量。将此资本存量表示为:

  (3)

  其中下标t为时间,RK为每个时期的R&D资本存量,R为R&D支出流量。RK和R均为经过价格调整后的实际值。n为R&D支出形成存量的最大滞后年数。δ为R&D资本存量的折旧率,α为R&D支出滞后贴现系数。上式考虑到了R&D的支出并不会在当期就全部转化为R&D资本存量,而是对以后各期的R&D资本形成都有影响。但是在实际中,对于R&D滞后结构的情况难以清除的进行了解,因此本文对R&D支出形成R&D资本进行一个简化,即假设上一期的R&D支出全部形成当期的R&D资本存量而对以后各期没有影响。这样(3)式就由上面的形式变为:

  (4)

  利用(4)式测算R&D资本存量需要确定如下四个变量:1)R&D支出流量;2)初始R&D资本存量;3)R&D支出的价格指数;4)折旧率δ。

  3.1当期R&D支出水平的确定

  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一些学者(李小胜,2007;王孟欣,2009)直接用R&D内部经费来表示R&D支出水平。本文采用这种方法。

  3.2初始R&D资本存量的确定

  在测算R&D资本存量时,如果数据资料的存续期较长,即研究时期距离初始年份较远,则早期初始初始R&D资本存量对研究时期R&D资本存量测算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较大。本文根据GotoandSuzuki,CoeandHelpman的方法,假定R&D资本存量RK的平均增长率与R&D支出R的增长率相等并设为g,即

  (5)

  由第一部分第五节已经讨论过的内容知道这个时候R&D资本存量为:

  (6)

  从式(6)可以看到初始R&D资本存量的计算依赖于这样三个变量:初始R&D支出数据、R&D支出平均增长率g和折旧率δ。由于江苏省在1997年的统计年鉴中才给出1996年的R&D经费支出的数据,因此本文以96年作为初始年份。1996年的R&D经费支出为25.00亿元。在继续计算下去之前还要确定价格指数将1996年的R&D支出折算为一个可比价格的数额,以及折旧率和平均增长率。其中,g其计算可从各年R&D实际支出中获得。

  3.3折旧率

  R&D资产的折旧是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导致原先的创新企业的创新成果逐步老化、过时的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对于折旧率的计算主要有四种方法。本文选用的方法为:假定折旧率为一个固定的数值。大部分国内学者在测算R&D资本存量时假定折旧率为15%(吴延兵,2006a;朱有为和徐康宁,2006;邓进,2007)。

  3.4价格指数

  本文借鉴我国学者朱平方、徐伟民(2003)将R&D支出价格指数设定为消费物价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值的经验,来确定江苏省R&D支出的价格指数。其中消费物价指数的权重为0.5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权重为0.45,那么可以得到:

  R&D支出价格指数=0.55*消费物价指数+0.4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得到1996年到2009年各年相对于1978年的价格指数。

  3.5R&D资本存量测算结果

  1996-2009年得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的计算可以采用李小胜(2007)在估算我国R&D资本存量时的方法,即

  然后根据式(6)得出

  这就是说1996年的按1978年计算的R&D存量为1864万元。利用公式(4)

  可依次算出各个年份的R&D资本存量的值,对于2009年来说:

  将1996年的R&D支出数据和各年的R&D资本存量代入可以得到2009年的R&D资本存量为:43403万元(按1978年的价格)。那么对于2009年说可以把R&D间接产出统计表填写如下:

  表8R&D间接产出统计表

  年份对GDP水平的贡献对GDP增长率的贡献R&D资本存量(万元)R&D资本消耗(万元)

  20092.03%0.16%434022571.45

  至此,我们就编制出了应用于江苏省的R&D卫星账户的雏形。利用此卫星账户,我们可以衡量R&D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具体影响。而R&D资本存量的求出也使得对于经济增长及要素贡献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

  4、总结

  R&D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D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本要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国科技统计的发展,经历了R&D基础统计体系的建立以及基本调查体系的完善,以及工业技术创新统计调查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系统进行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统计测定以及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的研究,进行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产出统计。我国首次在1991年发布反映我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的研究与发展(R&D)数据,分别在2000年和2009年进行了R&D资源清查活动,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我国R&D活动的总体规模和分布情况。

  针对以上我国目前R&D统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缺陷,本文提出如下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第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在具备整体联系性以及动态性。在社会统计、经济统计、科技统计这三个相互区别而又协调发展的统计系统中,R&D统计指标的设计应该兼具独立性和联系性,将R&D活动作为系统变革放在社会大系统中,有利于R&D活动产生的结果和活动本身进行全面完善的评价,可以使整个R&D活动指标体系更加科学。

  第二,重视R&D产出结果和创新的经济价值的精确测算。采用一些操作性强的方法,来剥离R&D活动与其他活动的产出效益。并且对效益指标的设计应该能清晰的反映R&D活动产出结果对经济社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第三,应该加强对小企业的R&D活动信息的收集。使小企业的创新成果能够无障碍的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对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市场开拓、人力资源匮乏等方面的困难能够及时的解决。

-----------------------------------------------------------------------------

论文发表咨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36712865

论文辅导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74007804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