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基于研究院的内控管理

发布日期:2013-11-1 浏览:
分享到:

  基于研究院的内控管理

  鲍晓艳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570125

  摘要:内控管理是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具关键性的一部分。在现代管理理论的要求下,各行各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内部控制的建设,而内控管理的成败,则是内部控制建设成效的主导性因素。可以说,如何更好地通过内控管理来完善研究院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现今每一个研究院发展历程中的最主要课题了。本文将从研究院的角度出发,对其内控管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内控管理;研究院;内部控制

  1、内控管理在研究院管理中的意义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逐步深入,我国的每一个研究院在经营管理的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完善空间,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建设的提出后,我国研究院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认识更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在经营管理的方面,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强化。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在我国研究院中的实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较大的漏洞,诸如管理权限分配的不得当等,都是阻碍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这就需要通过内控管理来实现对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进行完善。从研究院的角度出发,内控管理是将研究院内部控制模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效率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涵盖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模式来实现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在内控环境、风险评估等工作上,对研究院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程度的推助作用:研究院的发展主要就是倚靠技术工艺的创新来达成的,在这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且其回报率较低,要想实现对其运营资金的最强化控制,就必须实施内控管理。

  2、我国研究院在内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1内控环境的不完善

  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在内控环境方面,大部分研究院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建设的认知度不高,管理权限分配的不平衡乃至管理机制及其制度的不完善都已经成为了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实效得不到有效保障的一个根本点了。部分的研究院在进行管理权限分配的过程中,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权限分配方式,在没有考虑研究院自身条件的同时约束了内控管理的发展,给内控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2.2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不少研究院的管理人员在风险方面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研究院内部在投资风险及其回报等方面的评估机制都极为不完善,且缺乏一个足够完整,能够立足于市场,应对市场各方面竞争压力的一个风险管理模式。这就给研究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了:研究院的发展基础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经济收益,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往往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现今市场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投资项目的选择一旦出现方向性的失误,就很难挽回了。因此,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已经成为了我国研究院内部控制管理的一大工作,也是现今研究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一大难点。

  2.3监督机制不全面

  但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研究院在建立监督机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且在监督机制落成后,往往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监督工作,甚至引生了钱权交易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内部控制的实施,且员工团队在不够完善的监督机制下,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钻空子”心理,这给研究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危害。如何完善监督机制,如何通过监督机制来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已经成为了我国研究院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最主要课题了。

  2.4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备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也是内部监督机制落成的标准。现今研究院在编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其与监督机制的衔接,独立编制,使得整个内部控制往往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促使了整个内部控制的流于形式。甚至有的研究院再编制内控制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从研究院自身的角度出发,仅仅是照搬其它研究院的内控制度,让整个内控制度与研究院本身格格不入,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院整个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

  3、研究院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研究院及其所属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在设计内容上,必须突破会计控制的局限,结合治理层面和管理层面去构建内部控制,以确保信息使用者能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在设计对象上,内部控制应包括对人的约束和激励、各项业务活动的控制。在设计流程上,既应考虑各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又应考虑各控制要素、控制过程之间的相互关联,保证研究院经营活动在预定的轨道上进行。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还应关注制度的严谨性和完整性,讲究控制实效,把握控制点,全面、准确地对研究院经营的全过程作出有效的控制。

  3.2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在构建内部控制时,应密切关注实施主体使命、具体目标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有针对性的设计内部控制,使风险降低到研究院可以承受的合理水平。

  3.3制衡性原则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促进研究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充分落实内部控制,避免内部控制出现漏洞的一大工作。因此,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制约;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3.4适应性原则

  内控环境的完善是内控管理的要点,也是研究院实现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只有在有了一个足够完善的内控环境的前提下,整个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内部控制应当与研究院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研究院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对涉及的环境因素要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只有控制措施过程、机制及氛围与所处环境相适应,根据不同的控制类型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3.5成本效益原则

  研究院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全面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比例,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研究院从整体利益出发,虽然有些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可能避免整个研究院面临更大损失,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红,内部控制评估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3)

  [2]周涛,论CSA在内部控制三维立体框架评估中的作用[J],交通会计,2009(3)

-----------------------------------------------------------------------------

论文发表咨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36712865

论文辅导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74007804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