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3-2-21 浏览:
分享到: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祝奇鸣
   

    摘要:随着高校规模扩招,学生管理工作也开始面临了新的问题。文章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一些思考,并提出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要注意和加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高等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民办教育的兴起以及各中专学校为了自身发展的扩大招生,导致了招生分数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下降。高校今后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总目标,并遵循着“加强素质教育工作,完善学生管理体系,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的新工作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并综合的运用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方法,根据办学思想制定出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或引导、学业指导和帮助以及心理辅导,为学生成长及发展提供了服务。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的个性化给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高校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大,自理能力弱,身体、心理素质较差,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还缺乏自觉性和钻研精神,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此外,在高校里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责任意识弱,奉献精神不足,没有追求的目标。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主选择权,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掌控。
  (二)学生素质的下滑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连续几年大幅度扩招,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在逐年提高,这就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这样的结果就必将导致生源质量总体有所下滑。
  (三)校园环境复杂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在传统的高校中,教室、食堂、宿舍在一个校园里,学生有固定的教室,宿舍里都是同班的学生,便于学生管理及信息的传达。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校园已不再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高校多校区的现象出现了,这就造成了一个系的学生在不同的地方学习生活,学生管理的工作量普遍加大了。
  (四)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
   互联网的普及,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观念等都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网络的出现对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既有利处也存在着弊端。首先,网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视野和方法,可以更好的与同行进行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便捷交流;其次,网络文化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网络中西方自由化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影响,学生见多识广,更有主见、更有个性。网络的普及也使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从而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已不占明显优势。部分学生还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个别学生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质,就是将学生置于教育管理的中心位置,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大学所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学生工作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学生就会敬而远之。学生管理部门应该改变以往“管理学生”的观念,并树立起“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在制定政策,做各项工作时,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广泛开展校园人文素质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并不断提升个人修养。高校学生必须要具备多维的优良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高校开展礼仪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懂得人何以要“讲文明、懂礼仪”,使学生明白个人修行在行为上的表现不是小事。
   2、在校内开展美育教育,美育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美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开展美育教育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开展课外文娱、体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旺盛且永远是新潮的天然追逐者。由于有过剩的精力,就使学生在课余寻找自己的宣泄方式,如上网聊天、泡游戏厅、蹦迪等,这些娱乐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在校学习,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对于这种状况,高校可以考虑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体育活动及利用双休日开办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利用第二课堂举办文学知识讲座、书法讲座、摄影知识等讲座;配合专业学习举行知识竞赛等,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如果不能从思路、体制、手段和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学生的管理工作就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的调动起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方面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要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精心设计新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需求。结合新情况,创造出富有成效的学生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斌.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刘鹏.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