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浅论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周新国
摘 要:知识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难得的机遇。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 挑战 素养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难得的机遇。学生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掌握基本的工作原则和方法更显重要。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通过工作实践,对高校辅导员这支特殊队伍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归纳,
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注意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并使其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二)班级学生事物服务者
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学生事物性工作职责的履行,奖、助、勤、减、免、补等事务性工作基本上由辅导员来完成。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辅导员所带人数增多,学生事务的工作量也逐步增大,辅导员工作越来越繁忙。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辅导员应当提高处理学生事务的技能技巧,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应当鼓励学生,通过班级学生自治,给学生更多锻炼机会,完成更多的事务性工作。
(三)德育教师
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培养,辅导员作为高等德育教育,必须将德育工作作为超越普通学生事务的工作来对待。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四)咨询顾问
我国辅导员制度建立之初就期望辅导员承担起大学生“政治领路人“的角色,即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政治上的导师。辅导员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通过考察、建议和道德评定,对学生的就业分配产生重大的影响,从今天的视觉来看,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实行双向选择,辅导员的推荐意见对用人单位基本上影响不大,但大学生的心理、情感、生活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越来越突显出来,这就要求辅导员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为学生做好服务。
(五)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辅导员必须对一个特定的班级负责。班级作为学校基层的一个教学单位,楼作为高校学生的住宿单位,是高校的细胞,学校对班级和楼都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力,辅导员是代表学校和院系对班级进行管理的人员。因此,辅导员是班级的管理者,他向班级传达学校的指令,并且确保这些指令的实施。
二、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批好教师就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辅导员就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今天,要当一名称职合格的教师是不容易的,要当一位优秀的辅导员,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难,我认为要做好一名辅导员,就必然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那么辅导员至少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一)知识权威性的挑战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达以及大众传媒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有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老师独占和垄断知识的优势逐渐消失,有时候学生比老师学得更快,懂得更多,如计算机相关知识、现代科普知识等。
(二)知识更新的挑战
社会发展加速,知识量成倍增长,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往往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知识平台上。
(三)多样化、多元化的挑战
包括价值多元化、知识多样化。教师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增多,没有人再满足于“ 穷秀才”的称谓,其价值观和形象都在发生变化。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等,为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工作,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就针对辅导员所面临的挑战,谈一下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应培养和提升的三种能力: 1.热爱学生,倾听学生的能力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发扬学生长处,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同时,对犯有错误的学生,不姑息、不护短,耐心地教育、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 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2.爱和学会爱的能力
要当学生的益友,必须爱学生和热爱学生工作,通过建立深情厚谊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是辅导员最基
本的一项素质和能力。与学生格格不入或没有感情,要在学生中扎根和产生影响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学生独特个性及工作的繁杂性,要求辅导员爱岗敬业,乐于与学生打交道、打成一片,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3.深入学生,认知学生的能力
只有具有共同语言,才会成为朋友。辅导员要能够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懂得大学生教育和
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方法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才能相互沟通。 三、对辅导员自身的要求
要做到以上几点,对辅导员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得真正能够把辅导员
工作做好:
(一)注重自身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如哲学、邓论、辩证唯物主义等,加强各种技能的提高,如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外语等。
(二)身教重于言传,思想政治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平时对自己要严格要求,注重内在素养的修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我们辅导员做得好,才有可能带出好的学生。
(三)把握同感共情的原则,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观察、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困难与迷惑加以正确的心理指导。
(四)把握尊重与真诚的原则。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每位同学,把握每个同学的个性与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指导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五)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一些有形、无形资源进行学生教育,组织非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示范群体建设,加强班团干部、优秀个体的引导,建设好的班风、学风,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中得到全面成长。
一所学校纵然要有许多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教授、学者,要有许多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但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工作,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加以管理和教育,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只有具有较高文化层次、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知识,掌握科学的工作原则和方法,才能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要有爱心、责任心、奉献心、上进心,切实的把辅导员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传中等.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晓波.学生工作专业化系统与辅导员核心能力构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秀阁等.大学生人及交往理论与方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M].人民出版社,2010.
[4]朱正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由高级会计师论文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