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雷山锋1 徐晶2
摘要:柔性管理是管理科学领域的一种管理新模式,鉴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出现的新特征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将柔性管理模式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对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加强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学生工作;运用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之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和手段,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心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行动[1]。柔性管理从思想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科学的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究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以及19世纪末产生的西方国家管理理论中。
柔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中控制和协调,又要以“柔”和“软”的原则展开实施,需要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在学生身上软着陆。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既要自然而然、心甘情愿的控制,又不能违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柔性管理的特征
高校学生柔性管理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管理者教育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说服力的人本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旨在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其主要包括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的模糊性,非线性,感应性,塑造性和滞后性五个方面的特征,而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新特征主要包括高校学生价值标准功利化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
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
深化价值理念,树立人生导向
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观念的不管更新,思想不再僵化,不容忽视的是高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必须加强引导和培养。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更注重柔性管理的教育功能,要正确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重点注意三个方面的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日常教育[2]。进入大学不是意味着解放和自由,应该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的奉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力求能达到最佳的生存、生活状态,当然不同的人生观背后也会有不同的人生信念,新时期的学生,应该崇尚淡泊明志,学业有成的信念,在大学生活中体验人生的内涵。面对新时期对高校学生提出的要求,在具体学生工作中应该加强社会价值、知识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教育,同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应该紧跟形势,贴近实际,进行形势教育和纪律教育。
把握学生心态,注重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一般情况是根据大多数人已有的心理指向,管理者实施一定的影响引导被管理者形成共同的心里意志,发挥精神作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出现心里问题或者潜在的比例日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心理脆弱、过于功利、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出现障碍等[3]。在心理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避免心理管理工作的失败,首先应该做到放低姿态,平易近人,在学生面前就应该收起平时工作的严厉和冷面,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其次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和艺术,特别是要注意和学生沟通交流时的语速、语调和节奏,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和轻松的感觉,觉得自己被尊重和重视;同时还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和环境,切实把握学生的内心的真实感受,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3、树立标榜作用,加强形象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无声的命令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无声的命令在柔性管理中也被称之为管理者的形象管理。管理者的模范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力,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者,应该具备己立立人人,己达达人,博采众长,虚幻若谷等基本素质,同时还应该具备人格高尚,勤奋好学,善于理解,风度高雅等形象,切实让管理者的身教影响感染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柔性管理的魅力和优势。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的一种管理新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柔性管理如果过度,将会使我们的管理工作失去基本秩序和原则[4]。刚性管理是我们管理工作的基础,没有规章不成方圆,同时柔性管理成为管理工作的润滑剂,两种管理方式是互相完善和补充的,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只有刚柔兼济的管理模式,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在制度和秩序的基础上活力焕发、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旭红.关于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3,(6).
[3]麻娟.万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校园心理,2010,(02) .
[4]申万兵.论柔性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
-----------------------------------------------------------------------------
论文发表咨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
论文辅导QQ: |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