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的探讨

发布日期:2014-3-12 浏览:
分享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本模式的探讨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教育作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是教育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结合最为紧密的部分,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现实、最为直接的途径。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大规模扩张与高职教育内涵质量建设之间、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与区域性技能型人才缺失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市场需要;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教学模式、技能养成是否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有效地对接人才市场,已成为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投入不够、教学教材陈旧、师资力量较弱、专业设置不灵活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论学习、动手操作、就业竞争等能力等问题。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整合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就成为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为根本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和特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必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以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依据。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企业需求对接,以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体现“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以持续、优质、高效的服务,回报社会、面向人人、服务全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举办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行业做好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办好现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聘请企业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为企业培养“订单”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一般认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资源、培养方法、培养途径以及质量监控等。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前高职教育进入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外有经济社会新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人口出生率下降、生源锐减带来的新挑战,内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亟待突破的瓶颈和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困难。高职院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做大、做强、做特,关键要在办学体制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成为影响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位于高端;从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来看,高职教育处于中枢阶段,因此,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性的作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

  职业教育要达到跨越式发展,务必实现体制上的创新,这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满意率是高职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高职教育以人才培养质量取胜,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取胜。高职教育还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教育,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发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现实社会中的新职业,需要有胜任的新型人才来承担,而培养能胜任新职业的人才,必须实现终身教育。新的高教管理体制鼓励高职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理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

  在人才培养培训上。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良好创业素质和正确职业价值观,针对有强烈创业动机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创业促就业;开展丰富新颖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业、创新、创优”的校园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深入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彻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要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培养道路共走,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的主体是教师,高职院校服务社会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新教师应具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应规范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水平,建立严格的实训(实验)课教学过程记录制度、教学过程巡视制度、教学质量监督制度和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实践、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既应包括对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也应包括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实训,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教学,应大力提倡和实施启发式教学,自学辅导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及情景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和创造精神。

  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目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每所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于京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01期.

  [2]汤百智,徐岩,杜皓.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综合课程建设的思考,《职教通讯》2005年第6期.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