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探讨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探讨
陈沐 四川省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628001
摘要:随着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更新,医院的成本核算以及绩效考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核算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医院的财务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会计制度。本文主要从当前新旧会计制度过渡的背景出发,探讨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及现状,加强监督,健全医院内部的财务分析寄评价考核系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绩效
我国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于2010年12月修订并且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以及《医院会计制度》,其中提出了对医院财务制度的新要求和新规范,与传统的医院考核相比,新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医院财务制度的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方式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力的分析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目前的医院全成本核算还处在过渡的初步发展阶段,还没有从系统上行程规范的运作模式。但就新会计制度来看,它对原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体系。
一、传统会计制度的缺陷
伴随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机构内部运作规模的扩大,对医院内部的财务成本核算以及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会计制度缺陷也在长期的运用中显现了出来,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只能计算收益部门的损益情况,而对医院的服务项目成本及支出情况则不能进行量化统计和计算,要进行统计或计算则必须进行复杂的专项统计和研究,但这样的统计方法具有片面性,不能从整体上全面的反应医院服务成本。其次,在资源分配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医院的机构设置和科室分类是极为复杂的,不同的科室之间有不同的要求,对收入、人员安排的分配无法达到公平,许多时候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再次是医院的绩效考核缺乏规范和标准,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绩效考核中传统的考核方式过多的重视经济因素,只是从财务业绩的指标来衡量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忽视了医疗服务等非财务因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医院的绩效考核难以服众,不能真正做到劳动与收入平等,优质优奖。最后传统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会计从业人员许多是非专业人士,也有很多事由医疗工作者兼职的,缺乏管理上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综上可见我国传统的会计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实施新会计制度是现实需求的表现和医疗机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二、从传统会计制度到新会计制度的过渡
新的会计制度对传统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对会计科目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完善,对入账计量的精准化进行了改革,在日常管理核算中更加准确化。新的会计制度下,将医院的应收账款项和坏账准备金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下调变为了2%-4%,这是新会计制度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有利于提高医院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新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提高到了1000至1500。正是因为对传统会计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补充说明,对医院新入账标准的熟练运用是当前会计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新会计科目的进一步明确和补充,新增了11个项目,对原有的项目进行了修订和规范,因此旧会计科目的过渡阶段中的数据分析对比显得极为重要。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将药品收入隔离在医疗收支系统之外的情况,并且将医院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支出明确的在财务计算中反映了出来,设置了专门的科教项目支出和收入一栏,另外针对医院的贷款清零现状设置了账户额度、零余账户(零余额账户额度)查询。在新旧会计制度过渡的阶段下设置了预付款项核算等项目,把应收的在院病人药费归结到应收医疗款项中。在新会计制度下,还突破传统增设了医疗风险基金、待冲基金等基金模式。在上述新制度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方式下,对医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制度管理要求,做好过渡期新旧账目的衔接以及适应是当前医院财务会计的重点,主要包括了对财务软件科目的挑战,数据规范入账,对比分析等,将过渡期的财务工作具体做实、做到位。
三、完善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计算和绩效考核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逐渐渗入,医院的成本计算和绩效考核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何在过渡期,做好医院财务工作,完善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计算和绩效考核,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一)健全内部控制和资金监管制度
加强内部监管是首先需要加强医院内部的财务监督工作,新的财务制度对医院财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财务部门的监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了预算、收支以及资金控制等方面,对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全局性的监管。其次是要对医院的资金进行监管,新的会计制度下对医院的资金流向和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对投资范围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新的会计制度明确指出了医疗机构的对外投资仅局限于与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相关的范围,不能是将医院资金用于风险投资。
(二)强化医院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
医院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是关系到医院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在新会计制度中也对财务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的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医院内部的资金调节和节约问题,而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实绩。财务评价是和绩效考核直接关联的,绩效指标评价主要是对实施成果以及目标之间的对比分析和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因此目标的确立是医院内部财务分析和评价的关键。在医院的每个部门和科室中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这些目标是可以实现量化的,由于每个部门的性质差别很大,因此其评价指标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进行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和绩效考评指标的确立时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和特点,构筑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
(三)完善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
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是机遇医院内部监督机制而存在的一个分支,重在对绩效成本核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这一措施和方法主要是进行责任单元的划分,责任单元的形成是和医院内部的真实需求以及权责划分紧密相连的。责任单元是相对独立,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但又和主体密不可分的,各个责任单元之间有明确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沟通渠道,在反馈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医院的整体运作情况进行把握,实现有效监督。医院将每个单元上交的核算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再通过各个部门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将其劳动所得发放到每个人手中。绩效有效的分配和考核是实现医院内部激励机制建立的重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是传统会计制度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体现,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工作将面临着重大的转型。从传统会计到新型会计的过渡阶段,医院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医院的发展方向,加强医院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成本计算和绩效考核中参照新会计制度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规范医院的财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管,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
[2]楚丽娟.医院成本核算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4):193-194.
[3]徐敬,夏论理.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之我见[J].《中华医学丛刊》,2004,4(2):117-118.
[4]王忠琴,黄健.浅谈我院医疗成本核算方法的改革[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6(2):125.
[5]田小红,医院职工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2010年12期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