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探讨

发布日期:2014-4-21 浏览:
分享到: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探讨

  李秀霞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03001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市场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仅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更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已经对预算管理进行了推广,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是各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字: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意义

  正文:

  引言: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着我国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效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已经十分清楚地明确了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更对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早在2000年就在施工企业推行了全面预算的管理方法,它不仅是一种促进施工企业进一步改善内部约束机制的方法,更是改变施工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管理和经营利润的重要手段。

  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最重视的是用数据来说明施工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责任。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对企业各部门活动的宏观调控,更有助于对各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还有助于对施工企业的资金、材料、人力资源、信息等的有效沟通,最终实现企业外部市场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统一。

  现阶段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实施不仅是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更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早在2000年就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很多施工企业仍缺乏对预算管理职能的认识,只是认为预算管理就是单纯的编制预算,并未实现预算与企业管理的有效结合,更没有将预算管理的只能充分发挥出来。即使是在预算的编制上,也仅限于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几个少数部门的参与,编制时强调的也是对数字的规划,是预算管理失去了作为重要管理方法的意义。例如: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缺乏对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视,虽然推行预算管理多年,但只是流于形式。

  2.2、缺乏科学的、先进的预算目标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预算缺乏先进性和合理性,制定的预算目标要么是不够科学,要么就是难以实现,这对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门和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是一种挫伤和打击。另外,还有的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十分容易实现,这对企业潜力的挖掘是不利的,而且这样的预算数据也不能成为企业决策的数据依据。事实上,很多施工企业通过对预算管理这一有效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现代施工企业的很多未来业务通过预算提前进行安排,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控制和评估,施工企业能够根据既定的预算目标,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2.3、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体系,它需要施工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共同实现。就纵向来理解,预算管理从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层层深入,一直到各施工班组、每位施工人员;就横向理解,在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是最多的。可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协调与组织是十分重要的。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有效的规划,包括中长期预算管理和年度预算管理。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缺乏前瞻性,只将目光放在短期预算目标的实现上,忽视了对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多企业编制的年度预算目标不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各月度预算和季度预算、年度预算之间缺乏衔接性,这样的预算目标不利于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2.4、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奖励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的评估和奖励机制并不到位,已经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由于被考核方对客观存在的因素的避重就轻,而影响了对项目的绩效考核,使考核过程不能正常实施,流于形式。这种缺乏有效性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无法实现,名存实亡。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建设、内部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1、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施工企业的战略发展思想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被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人工、材料、机器设备等资源的配置上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开展,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企业占了发展目标的实现。

  3.2、预算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预算管理可以从各要素的有效组合角度来提高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技能、知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的,是对它们的有效的补充。这些资源的有效组合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这些要素被预算的编制、分析、执行、控制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3、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资本运行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我国的施工企业必须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谋取利益的最大化。预算管理的目标就是帮助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资本的运行机制的要求,预算管理是在科学的经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规划。施工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与资本的经营机制是一致的。可见,施工企业资本运行要求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

  总之,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有效实施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为了改善未来的经营状况、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全面推进企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龙刚,吕备战。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8(02)。

  [2]陈文龙,彭海清。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模式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10(04)。

  [3]温权。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2)。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