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办法
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办法
李丽春 开鲁镇农业服务中心 028400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逐步推进和“三农”措施的实施,使农村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财务管理职能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国家财政,更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甚至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将就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字:加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办法
正文:
引言:
在我国人口中,农民占到8亿多,占我国总人口的63.7%。农村社会的经济利益是农民,而对于最能体现出农民权益的农村财务管理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农村管理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不仅是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的集中体现,更是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息息相关。国家早在2001年就明确了对农村税制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对农村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综合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农村的消费结构、经济组织、经济结构、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此期间,农村经济所表现出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更加大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虽然,全国各地农村立足本地经济发展,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先后出现了“双代管”、“会计委托代理”、“村账乡审”等制度,并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同时更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建设,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机制的保障,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漏洞。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财务制度的执行不到位,负债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管理办法》中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白条抵库问题的发生,但是仍存在有章不循的情况。例如:大多数农村并未对年度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日常办公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进行逐项核定,并限制其定额。再例如:许多农村地区多预算管理不重视或者不清晰,并未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经常出现预算的赤字;还有的村未对自己的资金进行合理安排,盲目的高息贷款进行建设,造成严重的亏损;有的村还出现了公款私存私借的问题,甚至村里财产被个别村民占为己有,给国家和集体利益造成了损失。
2.2、民主监督不落实,监委会形同虚设
虽然在我国很多农村都建立了村务监委会,并代表村民股东来进行民主理财的监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将村务监委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例如:监委会的组成人员虽然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但是监委会对村账务监督及收支情况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对村里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及一些重大的财务事项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形同虚设的村监委几乎变成了村委会的附属机构,其监督效力和职能并未真正得到发挥,这种缺乏民主参与的监委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带来了障碍。其实在很多方面,农民一般对于村委会的大多数事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见,农村民主化确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基层农村的财务的民主公开同农民的利益链接之间存在着差距。
2.3、农村财务管理缺乏公开化,透明度低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农村建设中实施农村财务的公开化管理,这是农村财务管理走向民主化监督的重要方式。按照相关规定,各村的财务应每月、每季度公开一次,但是很多农村知识公开那些合理的收支,而将应具体公开的收支项目进行了有意的忽略。例如:对农村的欠账、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的公开往往有意忽略。对于村里的重大事项,公开时过多的使用会计专业术语,是很多农民无法真正理解数据的真实性,这些都无法将财务公开的真正目的落到实处。很多村虽然设立了农民意见箱,做出一副随时听取农民意见的姿态,但是,在接受上级部门和群众监督时,对群众的反馈意见敷衍了事,是农村财务公开的效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民主监督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要想将农村财务公开看作是一项“阳光工程”来完成、落实,就必须以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来对其进行衡量,让群众的监督能及时纠正那些违背公开原则的事项。
2.4、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
目前,很多农村的“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主人一般由农经站的负责人来兼任,其成员主要有农经、农业、水利、林业等人员共同组成。长期以来由于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和法律规定的缺乏性,致使农村财务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由于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审计的渠道不够通畅,全国各地开展的审计依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在规定内涉及的审计内容缺乏可操作性。例如:很多农村在“三资”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违规违纪干部一般都是在事后才发现,失去了财务管理的内部牵制和监督职能。再例如:有的村务监委会由于在工作中与村干部产生不同意见就不再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村民的监督权力。
2.5、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自推行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后,在很大程对上对从村财务管理进行了规范,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村财务管理的会计人员整体年龄偏大,设置不规范。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中无从业资格正的人员占相当大的数量。另外,学历及支撑的层次低,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在现有的会计人员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较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面对信息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的高要求,很难使财务人员对电脑知识和会计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很多农村财务人员在对财务处理时不能应对自如,给农村财务管理的提高带来了困难。
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并不断规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是一项与我国当前农村现实财务管理向适应的财务管理形式。全国各地农村必须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扎实稳定的推进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进一步规范村会计委托代理的范围、程序、账务处理流程,实现财务管理的网络化建设。
3.2、不断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是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保障。因此,要想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强化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严肃财经法规。例如:对于“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必须严格执行,不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3.3、实行多元化监督体系
为保障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必须完善农村财务监督体系,明确农民在财务监督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加强审计工作,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一事一议”的决策执行。特别是对重大事项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阳光审计”。
3.4、加强农村财务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及时将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宣传到财务人员心中,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或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他们依法理财的能力。例如: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防止腐败及违法现象的发生。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谢周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10)。
[2]刘胜辉。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3]朱玉亭。强化农村经济审计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8)。
[4]周庆菊,潘国梅。如何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1(11)。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