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14-8-11 浏览:次
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闫成刚 中粮融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50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企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企业内部逐渐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就目前企业运营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全面预算对提高经营管理与运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运营,问题,措施。
正文:
(一)引言:
自上世纪20年代起,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等久开始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并很快发展成一种大型现代企业进行标准化作业的一种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经在现代企业中普遍运用。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全面预算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
全面预算是具有系统性、精细化管理的、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整合性管理系统。它具有较强的全面约束力和控制力。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责任中心的划分、对目标任务的分解、对分阶段资金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预测等方式,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等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在控制企业各项费用指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而实现而提供保障。
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将全面预算管理视为企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工具,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逐渐在我国一些企业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的预算不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只注重成本的减少而忽视了价值的增加,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瓶颈问题。
(三)现代企业运营中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意义
3.1、是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需要
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这也是实施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全面预算以对市场的需求科学研究与预测为前提,以企业的销售作为起点,最终延伸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资金收支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市场是随时变化的,企业能否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信息,抓住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机遇,驾驭市场,必须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不断完善与提高。这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基本前提。
3.2、是提高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保证
现代企业实施全面管理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一方面还能够强化企业员工新理念的树立,如:节约理念、市场盈利的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实践与效率的观念等。这些新理念的树立是企业能够更加完善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断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核算,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企业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
3.3、是企业发展控制的利器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对相应业务量下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更能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心中有数,通过各种预算来调整预算与实际之间的水平差异,使预算不再是形同虚设的表面现象。另外,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将全面预算作为考核的依据,充分激励员工的节约意识,实现企业的发展预应力目标。
3.4、能够全面促进企业内部的有效协调
现代企业以经营计划为基础来编制预算,使预算指标的编制与制定更有依据,企业已经制定好的内部管理规则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在大量减少内耗的同时节约成本、节省时间。
(四)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进一步认识
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职能的认识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企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单纯的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没有将企业的管理与预算进行很好地结合,是预算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封闭式的系统,其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发挥。例如:有的企业将预算的重点放在对一些具体数据的计划上,这些枯燥的数据根本无法对企业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对预算概念的理解不深刻造成的。
4.2、过分的依赖于企业财务数据
目前,有的企业对预算的编制还是以企业的财务数据作为主要依据的。甚至有的企业负责预算编制的一般工作人员基本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组成的。由于企业会计编制的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与企业预算管理的目的不同,从而造成很多数据的口径存在差异。例如:有的企业在布置预算工作的会议上,企业总裁要求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充分运用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结合上一年度的企业实际经营数据来出具一整套预算表格,最终形成了“财务三张表”的预算编制。
4.3、企业预算的编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严重脱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额集中体现,他对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因此,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的主要计划也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协调。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认识不清,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长期预算的编制。
4.4、重编制请执行问题
这是目前很多企业在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预算在编制时搞得轰轰烈烈,一旦编制完成就觉得完成了预算工作,使预算的执行情况成为了一种过场。即使有的企业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重视,也仅仅是将预算的执行权下放到企业的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来执行预算的审批、执行与控制。但是财务部门缺乏对企业支出的阿赫利性和必要性的科学、正确判断,只能依据预算的额度来决定并批准各项支出。这也就造成很多企业出现了“年底突击花钱”、“不超预算也不低于预算”等现象的发生。
(五)现代企业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的有效措施
5.1、实现收支两条线于企业经营运营管理的结合
企业的全面预算以成本控制作为基础、对现金流量的控制为何行的。只有通过对现金流量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企业资金收入的及时回笼和各项费用的合理、科学的支出。因此,只有加强执行企业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的功能,才能有效的保障企业资金运用的科学性、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5.2、实现深化目标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例如。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对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确保企业利润增加目标的实现。
5.3、实现落实管理、提高预算的控制与约束力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要求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目标的目标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企业的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的管理。可见,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约束力与控制力是企业全面预算实施的重要保障。预算目标已经确定,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法律效力,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紧密围绕全面预算开展经营活动。在全面预算实施的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策略全部融入到预算的执行中,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预算管理的新局面。
5.4、实现企业经营着与职工经济利益的结合
全面预算是一项要求企业全员参与、覆盖面广、进行全程跟踪与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各项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预算考核方法。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的和自行情况进行考核。例如:月度预算考核、季度考核、年度清算等。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内部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充分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总之,现代企业在正常的运营发展中,建会遇到很多复杂的经济环境,各种风险与隐患随时出现,而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霞。简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4)。
[2]许婉月。论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3] 何小燕。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姑那里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
闫成刚 中粮融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50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贷企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企业内部逐渐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就目前企业运营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全面预算对提高经营管理与运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运营,问题,措施。
正文:
(一)引言:
自上世纪20年代起,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等久开始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并很快发展成一种大型现代企业进行标准化作业的一种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有效管理手段,已经在现代企业中普遍运用。但是在实际经营中,全面预算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不断地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
全面预算是具有系统性、精细化管理的、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整合性管理系统。它具有较强的全面约束力和控制力。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责任中心的划分、对目标任务的分解、对分阶段资金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预测等方式,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等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在控制企业各项费用指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而实现而提供保障。
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将全面预算管理视为企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工具,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逐渐在我国一些企业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企业的预算不能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只注重成本的减少而忽视了价值的增加,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瓶颈问题。
(三)现代企业运营中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意义
3.1、是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需要
企业要想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这也是实施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全面预算以对市场的需求科学研究与预测为前提,以企业的销售作为起点,最终延伸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资金收支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市场是随时变化的,企业能否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信息,抓住市场中存在的各种机遇,驾驭市场,必须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不断完善与提高。这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基本前提。
3.2、是提高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保证
现代企业实施全面管理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一方面还能够强化企业员工新理念的树立,如:节约理念、市场盈利的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实践与效率的观念等。这些新理念的树立是企业能够更加完善企业的基础工作,不断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核算,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增强企业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
3.3、是企业发展控制的利器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能够对相应业务量下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更能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心中有数,通过各种预算来调整预算与实际之间的水平差异,使预算不再是形同虚设的表面现象。另外,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将全面预算作为考核的依据,充分激励员工的节约意识,实现企业的发展预应力目标。
3.4、能够全面促进企业内部的有效协调
现代企业以经营计划为基础来编制预算,使预算指标的编制与制定更有依据,企业已经制定好的内部管理规则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在大量减少内耗的同时节约成本、节省时间。
(四)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1、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进一步认识
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职能的认识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很多企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单纯的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没有将企业的管理与预算进行很好地结合,是预算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的封闭式的系统,其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发挥。例如:有的企业将预算的重点放在对一些具体数据的计划上,这些枯燥的数据根本无法对企业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对预算概念的理解不深刻造成的。
4.2、过分的依赖于企业财务数据
目前,有的企业对预算的编制还是以企业的财务数据作为主要依据的。甚至有的企业负责预算编制的一般工作人员基本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组成的。由于企业会计编制的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与企业预算管理的目的不同,从而造成很多数据的口径存在差异。例如:有的企业在布置预算工作的会议上,企业总裁要求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充分运用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结合上一年度的企业实际经营数据来出具一整套预算表格,最终形成了“财务三张表”的预算编制。
4.3、企业预算的编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严重脱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额集中体现,他对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因此,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的主要计划也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协调。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认识不清,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长期预算的编制。
4.4、重编制请执行问题
这是目前很多企业在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预算在编制时搞得轰轰烈烈,一旦编制完成就觉得完成了预算工作,使预算的执行情况成为了一种过场。即使有的企业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重视,也仅仅是将预算的执行权下放到企业的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来执行预算的审批、执行与控制。但是财务部门缺乏对企业支出的阿赫利性和必要性的科学、正确判断,只能依据预算的额度来决定并批准各项支出。这也就造成很多企业出现了“年底突击花钱”、“不超预算也不低于预算”等现象的发生。
(五)现代企业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的有效措施
5.1、实现收支两条线于企业经营运营管理的结合
企业的全面预算以成本控制作为基础、对现金流量的控制为何行的。只有通过对现金流量的有效控制才能确保企业资金收入的及时回笼和各项费用的合理、科学的支出。因此,只有加强执行企业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的功能,才能有效的保障企业资金运用的科学性、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5.2、实现深化目标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例如。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对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问题,努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确保企业利润增加目标的实现。
5.3、实现落实管理、提高预算的控制与约束力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要求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目标的目标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企业的经营策略,强化企业的管理。可见,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约束力与控制力是企业全面预算实施的重要保障。预算目标已经确定,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形成法律效力,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紧密围绕全面预算开展经营活动。在全面预算实施的过程中,将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策略全部融入到预算的执行中,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预算管理的新局面。
5.4、实现企业经营着与职工经济利益的结合
全面预算是一项要求企业全员参与、覆盖面广、进行全程跟踪与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各项预算指标的顺利完成,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严格的预算考核方法。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的和自行情况进行考核。例如:月度预算考核、季度考核、年度清算等。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企业内部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充分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总之,现代企业在正常的运营发展中,建会遇到很多复杂的经济环境,各种风险与隐患随时出现,而在企业内部推行全面预算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霞。简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4)。
[2]许婉月。论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3] 何小燕。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姑那里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