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发布日期:2014-8-6 浏览:次
探讨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梁世芳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 163000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能使内部控制有效进行,建设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现今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会计的发展出发,逐步论述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而阐述如何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会计 控制
一 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
1 内部会计控制萌芽阶段
起初的内部控制并未成型,它主要以牵制形式出现在企业的各个工作中,这种表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为突出,内部牵制的特点是各部门相互交叉相互管理,一件事情有可能每个部门都有检查过,这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错误的发生,相互管理的模式也最有效的防治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不过这种体制并不完善,繁冗复杂,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降低了公司的办公效率。
2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阶段
内部控制理论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在一次次经济危机后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思考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公司或者国家能有机结合起来,在1936年左右当时经济危机刚刚结束,各企业开始寻求出路与发展,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去加强企业管理。十年后,美国学者开始正式提出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并经审计委员会认可、完善。该内部控制首先以企业为蓝本进行试验,将货币、人员、机器设备等各项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
3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化阶段
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审计学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在1980年后,西方学者开始着手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研究,他们发现二者如果相互作用,可以将公司各环节联系起来,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的结合可以管理多种资源与信息,不仅人员可以得到合理调配,并且公司的物资也可以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使用,这一想法完善了内部会计控制 。
4 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内控在企业内外双重压力下出现了变革,双重压力不得不让内部控制变得更加满足时代需求。企业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和会计系统中的监督作用,而这一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通过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控制,加强监督制度并融入企业部门,以防贪污和舞弊的发生。
5 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阶段
21世纪,美国开始干预经济,与此同时,内部会计控制也纳入法律范畴,受到强制执行与保护。在2002年,美国的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披露风险控制这一要素,该法案使风险控制得以强制执行,并真正的让内部控制会计体系开始步入正轨。两年之后,该法案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关注,各国开始效仿国际组织COSO对该法案进行扩展和补充,这标志着内部会计体系已经开始走入规范化和条理化,内部会计控制开始成熟。
二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所控制的公司各个部门,它是对公司整体的一个管辖。而内部会计部门则是对公司会计部门的一个管理,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会计体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会计部门掌控公司的物质基础及其财务资料,它是公司运营的保障,所以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从另一角度出发,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在会计部门信息中得到完整呈现。会计部门拥有公司最详细最真实的资金运营状况和财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对资金和财务进行风险控制,从而避免未来资金出现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会计控制和其他的部门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两者相互影响,不可或缺。
三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
1 会计控制是各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
内部控制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将这些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各部门都能发挥各自的职能、组成整体,使能力得到更大发挥,由此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并不是各要素简单的相加,进行随意的组合,而是要各职能部门有机配合,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作用。而内部会计和内部控制一样,也由各要素组合,从内部会计控制来说,就是将会计部门内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内部会计效用达到最大值。
2 内部环境的建设是基础
任何系统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不同的环境决定着一个系统能力的发挥空间。会计控制和所有系统一样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做为支撑,会计控制的环境取决于公司管理层赋予的空间和对会计控制的认知水平,当管理高层和公司员工都重视会计控制时,会计控制能得到有效利用和最大作用发挥。内部环境控制要素是会计控制的基础、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公司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
3 风险控制是关键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风险的控制,各种不安因素潜伏在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环境中,现在各国政府都对国家经济进行了干预和指导,COSO更指出公司各部门各职能都存在风险,公司高层应高度重视并预防相应风险,各部门员工应积极配合,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或者可控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公司风险也开始多元化,不仅有法律的盲点更存在技术的风险,信息化的年代,我们应保证公司的资料与经济安全。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从风险因素出发, 加强对业务资金流程的分析, 即首先要按业务性质进行归类, 找出各个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 其次要按照业务风险的信息结构和风险源的性质,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适用的风险计量方法, 同时要结合控制流程的概念, 找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4 事前事中的控制是切入点
公司的控制实际上是对人员的控制,通过人员观念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事态的发展趋势,内部控制亦是如此,只是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如果把当事人管理好了,当事人严格按照正确的指令去做事,那样可以规避事情朝另一方向发展,这样就达到了从事中到事前控制的目的,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如果我们要等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亡羊补牢,那就为时晚矣。有很多人觉得事后控制相对于事前和事中控制要简单方便,其实不然,事后出现已经很多麻烦,找不到原因,甚至有些错综复杂无从下手,而事前防范的好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虽花精力,但不至于麻烦。事后控制实际上是最麻烦最复杂的,很有可能使事情成为“烂尾工程”,所以事前事中的控制是关键,是整个控制的切入点。
5 信息的沟通交流是保障
公司部门与部门,职工与职工之间应该进行交流,使各自的部门能够更加完善。公司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交流,资金的流通串联着每个部门,资金流和信息流也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作用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与影响。会计控制的加强使各部门得到沟通和交流。上级会去听取各部门意见,去定相关方案使各部门得到长足发展。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和技术交流可以使流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佳效果,使事情有效率的进行。因此,要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上级与下级的沟通部门与部门的互通,不仅可以使信息能得到最好的沟通,还可以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动态过程的实现, 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环境的完善、风险管理的加强;否则, 相关职能部门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各自为战, 造成信息资源的过度浪费。
四 结论
内部会计控制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更注重于对会计部门的控制,加强了会计部门与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是公司流程更加合理化和效率化,从本文中可知,内部会计控制最主要的目的是对风险进行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使公司各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
参考文献
[1]石明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建设[J].现代商业,2010,(28)
[2]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
[3]赵爽.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企业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梁世芳 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 163000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能使内部控制有效进行,建设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现今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部会计的发展出发,逐步论述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进而阐述如何构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会计 控制
一 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
1 内部会计控制萌芽阶段
起初的内部控制并未成型,它主要以牵制形式出现在企业的各个工作中,这种表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为突出,内部牵制的特点是各部门相互交叉相互管理,一件事情有可能每个部门都有检查过,这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错误的发生,相互管理的模式也最有效的防治了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不过这种体制并不完善,繁冗复杂,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降低了公司的办公效率。
2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阶段
内部控制理论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在一次次经济危机后各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思考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公司或者国家能有机结合起来,在1936年左右当时经济危机刚刚结束,各企业开始寻求出路与发展,他们开始想方设法去加强企业管理。十年后,美国学者开始正式提出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并经审计委员会认可、完善。该内部控制首先以企业为蓝本进行试验,将货币、人员、机器设备等各项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
3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化阶段
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西方审计学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在1980年后,西方学者开始着手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研究,他们发现二者如果相互作用,可以将公司各环节联系起来,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的结合可以管理多种资源与信息,不仅人员可以得到合理调配,并且公司的物资也可以得以更好的保存和使用,这一想法完善了内部会计控制 。
4 内部会计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内控在企业内外双重压力下出现了变革,双重压力不得不让内部控制变得更加满足时代需求。企业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和会计系统中的监督作用,而这一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通过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控制,加强监督制度并融入企业部门,以防贪污和舞弊的发生。
5 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阶段
21世纪,美国开始干预经济,与此同时,内部会计控制也纳入法律范畴,受到强制执行与保护。在2002年,美国的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要披露风险控制这一要素,该法案使风险控制得以强制执行,并真正的让内部控制会计体系开始步入正轨。两年之后,该法案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关注,各国开始效仿国际组织COSO对该法案进行扩展和补充,这标志着内部会计体系已经开始走入规范化和条理化,内部会计控制开始成熟。
二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所控制的公司各个部门,它是对公司整体的一个管辖。而内部会计部门则是对公司会计部门的一个管理,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会计体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会计部门掌控公司的物质基础及其财务资料,它是公司运营的保障,所以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从另一角度出发,公司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在会计部门信息中得到完整呈现。会计部门拥有公司最详细最真实的资金运营状况和财务风险。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对资金和财务进行风险控制,从而避免未来资金出现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会计控制和其他的部门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两者相互影响,不可或缺。
三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构建
1 会计控制是各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
内部控制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将这些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各部门都能发挥各自的职能、组成整体,使能力得到更大发挥,由此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并不是各要素简单的相加,进行随意的组合,而是要各职能部门有机配合,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作用。而内部会计和内部控制一样,也由各要素组合,从内部会计控制来说,就是将会计部门内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内部会计效用达到最大值。
2 内部环境的建设是基础
任何系统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不同的环境决定着一个系统能力的发挥空间。会计控制和所有系统一样也需要良好的环境做为支撑,会计控制的环境取决于公司管理层赋予的空间和对会计控制的认知水平,当管理高层和公司员工都重视会计控制时,会计控制能得到有效利用和最大作用发挥。内部环境控制要素是会计控制的基础、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公司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内部环境的建设。
3 风险控制是关键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风险的控制,各种不安因素潜伏在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环境中,现在各国政府都对国家经济进行了干预和指导,COSO更指出公司各部门各职能都存在风险,公司高层应高度重视并预防相应风险,各部门员工应积极配合,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或者可控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公司风险也开始多元化,不仅有法律的盲点更存在技术的风险,信息化的年代,我们应保证公司的资料与经济安全。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从风险因素出发, 加强对业务资金流程的分析, 即首先要按业务性质进行归类, 找出各个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 其次要按照业务风险的信息结构和风险源的性质, 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科学适用的风险计量方法, 同时要结合控制流程的概念, 找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4 事前事中的控制是切入点
公司的控制实际上是对人员的控制,通过人员观念和行为的改变而改变事态的发展趋势,内部控制亦是如此,只是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如果把当事人管理好了,当事人严格按照正确的指令去做事,那样可以规避事情朝另一方向发展,这样就达到了从事中到事前控制的目的,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如果我们要等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亡羊补牢,那就为时晚矣。有很多人觉得事后控制相对于事前和事中控制要简单方便,其实不然,事后出现已经很多麻烦,找不到原因,甚至有些错综复杂无从下手,而事前防范的好可以避免风险的发生,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虽花精力,但不至于麻烦。事后控制实际上是最麻烦最复杂的,很有可能使事情成为“烂尾工程”,所以事前事中的控制是关键,是整个控制的切入点。
5 信息的沟通交流是保障
公司部门与部门,职工与职工之间应该进行交流,使各自的部门能够更加完善。公司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交流,资金的流通串联着每个部门,资金流和信息流也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作用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与影响。会计控制的加强使各部门得到沟通和交流。上级会去听取各部门意见,去定相关方案使各部门得到长足发展。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和技术交流可以使流程顺利进行,达到最佳效果,使事情有效率的进行。因此,要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上级与下级的沟通部门与部门的互通,不仅可以使信息能得到最好的沟通,还可以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动态过程的实现, 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环境的完善、风险管理的加强;否则, 相关职能部门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各自为战, 造成信息资源的过度浪费。
四 结论
内部会计控制的出现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更注重于对会计部门的控制,加强了会计部门与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是公司流程更加合理化和效率化,从本文中可知,内部会计控制最主要的目的是对风险进行控制,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使公司各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
参考文献
[1]石明晨.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建设[J].现代商业,2010,(28)
[2]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
[3]赵爽.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企业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