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关系研究
发布日期:2014-8-8 浏览:次
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关系研究
余婵娥 珠海高栏港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519050
摘要: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不断对政府会计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促进其与预算管理的有效链接是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会计工作 预算管理 联系
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政府会计即是通常所说的预算会计,是指在会计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反映政府财政运行的专业活动。当下的会计管理单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财政预算会计、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从专业角度来看,政府的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政府会计活动是进行准确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互动发展,可以提高两者的工作准确度与工作效率,提高我国当前的公共财政管理质量。本文对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与制约作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符合预算管理要求下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向。
一、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
政府会计是会计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准备条件,主要工作是政府部门对其所进行的有关财务内容的工作事项进行监督、审核,最后形成具体的财政收支记录,为政府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等。政府会计工作通过其自身的监督职能,反映预算的制定、执行情况,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并通过预算执行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对未来预算管理作出预测,有助于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预算管理决策。政府进行有效的会计管理工作有利于监督政府职能的运行,规范政府的日常收支行为,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政府健全的会计管理为前提。政府的会计管理是否具有健全的系统,是否能及时准确的反应实际财政情况、会计信息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等直接影响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政府的会计运行以预算管理作为基础。这种会计管理依赖于预算管理的模式,会计系统的工作范围受到限制,会计工作只能单纯记录对预算有影响的交易活动。另一种是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相互独立,政府会计工作可以对预算管理产生影响,这种模式下会计工作不以预算作为单纯的监督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国家是由第一种模式逐渐转变为第二种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自1921年开始的7次预算管理改革。
(二)预算管理对政府的会计目标与工作基础产生影响
根据对早期预算管理的调查发现,早期政府会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政府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并以现金作为进行核算工作的基础。20世纪末,当时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进行了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在改革结束后,许多国家的政府工作目标由进行内部控制转变为进行公共治理,由此,公共预算的管理模式也转变为绩效预算。在绩效预算的管理模式下,政府不但要加强对各部门财政工作的内部控制,而且还要加强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
预算管理模式的改变要求政府会计工作的目标也进行相应的变化。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对政府的会计信息量、信息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方向,还需要准确掌握资金的剩余量以及政府资金负债量等资金信息。传统的政府会计工作无法进行详细准确的资料收集、整理,所以改革会计制度、引进权责制是政府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
二、当下政府的会计工作制度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制约
近几年,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革,由此我国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对政府的会计工作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当下的会计工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预算管理的标准,成为预算管理提升的绊脚石。
(一)政府会计工作的指导理念落后,妨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会计工作理念以投入作为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不重视绩效评价的进行。而新型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以投入产出结果以及绩效评价两者相结合作为工作基础,这就要求改变政府的会计工作指导理念。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共管理运动的指导下,将原有的投入型预算模式转变为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绩效化可以使政府资金更多的应用于实际目标的完成上,加强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政府的会计目标定位不符合现阶段的预算管理要求
要改变会计工作理念首先要对政府会计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现代会计工作理论中曾指出确立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目标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会计目标形成详细的、专业的管理细则。当前的预算管理目标是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转变应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由政府决策执行向社会监督执行进行转变,巩固预算管理的改革效果,提高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意识。
(三)政府的会计工作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的预算会计管理已经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系统的工作制度以及工作习惯,当下要进行会计工作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造成我国传统的预算会计与新型的政府会计工作制度之间存在界限模糊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问题:一是政府会计的概念界定范围不清晰;二是尚未完善具体、详细的政府会计工作准则;三是,政府会计体系涉及范围规定不合理。
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采用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较窄,政府会计的信息体系不完善,不能及时准确提供会计活动情况,这些政府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新方向
(一)根据政府会计具体情况制定预算会计范围
界定预算准则使用范围需要采取国际相关经验,制定适当的界定标准和法则,例如根据政府财政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对运营管理结果是否具有直接责任等指标判断预算会计准则的使用范围。当界定目标同时符合上述标准时,则受到预算准则的约束管理。
(二)转变会计核算基础,实现权责发生制
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政府会计收支情况,有利于完善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资产占有量、负债评估以及收支比较时运用权责发生制。其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应该逐步进行权责制的转变,阶段性的进行改革。
此外,还应该建立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指导政府会计工作的详细准则,建立由社会公众监督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最终通过政府会计改革达到预算管理的要求,提高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预算管理也对会计目标产生影响,但是现阶段,政府会计工作不利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并对政府会计工作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8(01)
[2]孙迎春.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05)
[3]林燕.中国政府会计监管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5)
[4]金希萍.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7(10)
余婵娥 珠海高栏港财政国库支付中心 519050
摘要: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不断对政府会计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进行改革。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促进其与预算管理的有效链接是提高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会计工作 预算管理 联系
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政府会计即是通常所说的预算会计,是指在会计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反映政府财政运行的专业活动。当下的会计管理单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财政预算会计、行政以及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从专业角度来看,政府的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政府会计活动是进行准确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互动发展,可以提高两者的工作准确度与工作效率,提高我国当前的公共财政管理质量。本文对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与制约作了简要分析,并介绍了符合预算管理要求下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向。
一、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一)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
政府会计是会计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各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基础准备条件,主要工作是政府部门对其所进行的有关财务内容的工作事项进行监督、审核,最后形成具体的财政收支记录,为政府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等。政府会计工作通过其自身的监督职能,反映预算的制定、执行情况,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理性的判断,并通过预算执行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对未来预算管理作出预测,有助于各预算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预算管理决策。政府进行有效的会计管理工作有利于监督政府职能的运行,规范政府的日常收支行为,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预算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政府健全的会计管理为前提。政府的会计管理是否具有健全的系统,是否能及时准确的反应实际财政情况、会计信息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等直接影响政府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预算管理与政府会计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政府的会计运行以预算管理作为基础。这种会计管理依赖于预算管理的模式,会计系统的工作范围受到限制,会计工作只能单纯记录对预算有影响的交易活动。另一种是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相互独立,政府会计工作可以对预算管理产生影响,这种模式下会计工作不以预算作为单纯的监督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国家是由第一种模式逐渐转变为第二种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自1921年开始的7次预算管理改革。
(二)预算管理对政府的会计目标与工作基础产生影响
根据对早期预算管理的调查发现,早期政府会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政府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并以现金作为进行核算工作的基础。20世纪末,当时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进行了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在改革结束后,许多国家的政府工作目标由进行内部控制转变为进行公共治理,由此,公共预算的管理模式也转变为绩效预算。在绩效预算的管理模式下,政府不但要加强对各部门财政工作的内部控制,而且还要加强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
预算管理模式的改变要求政府会计工作的目标也进行相应的变化。绩效预算管理模式对政府的会计信息量、信息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方向,还需要准确掌握资金的剩余量以及政府资金负债量等资金信息。传统的政府会计工作无法进行详细准确的资料收集、整理,所以改革会计制度、引进权责制是政府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
二、当下政府的会计工作制度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制约
近几年,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革,由此我国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对政府的会计工作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当下的会计工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预算管理的标准,成为预算管理提升的绊脚石。
(一)政府会计工作的指导理念落后,妨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会计工作理念以投入作为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不重视绩效评价的进行。而新型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以投入产出结果以及绩效评价两者相结合作为工作基础,这就要求改变政府的会计工作指导理念。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共管理运动的指导下,将原有的投入型预算模式转变为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绩效化可以使政府资金更多的应用于实际目标的完成上,加强政府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政府的会计目标定位不符合现阶段的预算管理要求
要改变会计工作理念首先要对政府会计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在现代会计工作理论中曾指出确立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目标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基础。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会计目标形成详细的、专业的管理细则。当前的预算管理目标是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运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社会责任感。所以,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目标转变应以预算管理为基础,由政府决策执行向社会监督执行进行转变,巩固预算管理的改革效果,提高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意识。
(三)政府的会计工作制度尚未完善
我国的预算会计管理已经存在了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系统的工作制度以及工作习惯,当下要进行会计工作的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造成我国传统的预算会计与新型的政府会计工作制度之间存在界限模糊等问题。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问题:一是政府会计的概念界定范围不清晰;二是尚未完善具体、详细的政府会计工作准则;三是,政府会计体系涉及范围规定不合理。
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采用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较窄,政府会计的信息体系不完善,不能及时准确提供会计活动情况,这些政府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政府会计改革的新方向
(一)根据政府会计具体情况制定预算会计范围
界定预算准则使用范围需要采取国际相关经验,制定适当的界定标准和法则,例如根据政府财政资源的使用、管理以及对运营管理结果是否具有直接责任等指标判断预算会计准则的使用范围。当界定目标同时符合上述标准时,则受到预算准则的约束管理。
(二)转变会计核算基础,实现权责发生制
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真实的反映政府会计收支情况,有利于完善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资产占有量、负债评估以及收支比较时运用权责发生制。其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发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应该逐步进行权责制的转变,阶段性的进行改革。
此外,还应该建立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指导政府会计工作的详细准则,建立由社会公众监督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最终通过政府会计改革达到预算管理的要求,提高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政府会计工作是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预算管理也对会计目标产生影响,但是现阶段,政府会计工作不利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并对政府会计工作的改革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旨在提高我国政府的预算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8(01)
[2]孙迎春.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05)
[3]林燕.中国政府会计监管初探[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5)
[4]金希萍.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2007(10)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