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初探
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初探
摘要:腐败将对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带来重要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各项权利来源于广大打人民群众的委托。但是,由于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的一些政府经常发生一些与公共利益相悖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随着我国大规模反腐败运动的深入,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学者与专家深思的问题。本文将就预算会计的发展对腐败的抑制功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预算会计,抑制,腐败,功能。
正文:
(一) 引言:
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问题是深恶痛绝,腐败问题也为政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信任危机。随着全球各国反腐败运动的深入,很多国家用大规模的反腐败行为作为重塑政府与国家形象的一种手段,并以此来挽回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但是,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纷繁复杂的,它已经深深的跟至于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中。腐败已经不受社会性质的限制、不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国家政治基础的一大毒瘤。但是,不论无法制止腐败,很多国家的腐败问题屡见不鲜。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新一任领导的上任加强了反腐败的力度,并拔掉了一颗颗深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毒瘤。但是,如何才能真正从源头抑制腐败?如何才能减少有腐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法制法规的全方位制定、高薪养廉、官员财产的公开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美国、新加坡、香港、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纵观一些反腐成效卓越的国家和地区不难发现,对公共财产的公开透明是一剂有效的抑制腐败的良药。阳光能够照亮一切藏污纳垢之地,只有使政府官员的各种权利暴露在阳光下,才能彻底消灭腐败滋生的温床。预算会计作为核算、反映、监督国家和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与最终执行结果的一种会计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一直各种贪腐行为的发生。
(二) 各级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腐败风险的表现
2.1、预算方面存在腐败风险
由于有的单位和政府部门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具体性、精细化,没有将预算细化到明细科目和具体部门。从而无法实现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有效监督。部分预算单位虽然表面上按照新的预算编制方法来执行,但是实质上仍采用的是基数增长法的编制方法,使得财政资金的安排中出现资金与执行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有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定额的标准偏低,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而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督缺乏力度、监督工作不到位,无预算、超预算现象时候发生。还有的单位在票据的审核尚缺乏规范性,全凭单位领导的一句话就能获批报销。这些风险使得部分单位在预算的编制、执行、绩效考核中随意性大,为财政预算资金的管控带来了难度,有的别用心的人也会因此而钻空子,产生腐败行为。
2.2、资金方面存在的腐败风险
有的预算单位私自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私设小金库,有的耳环伪造、变相伪造相关的票据,制造虚假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有的单位随意截留、克扣、挪用专用款项;对于一些具有执收执罚的单位或部门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罚没收入上虚报、瞒报现象明显,有的地方部门甚至存在乱收费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这些都是的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受到严重侵害。
2.3、支出方面存在的腐败风险
由于预算单位的采购预算在编制时缺乏完整性、科学性、精确性,预算金额严重脱离实际,一般而言,都高于采购标准,这也就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严重浪费;国家对预算单位采取的是政府集中采购的形式,但是,有的单位不按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采购,擅自调整采购的项目、甚至伪造票据,使得财政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和监控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使得腐败滋生。
(三) 预算会计的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分析
所谓预算会计主要是反映国家的给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的一种核算、反映、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与最终的执行结果的会计体系,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会计。
3.1、预算会计事前控制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预算会计要求在预算的编制与审批过程中,预算的项目必须明确的规定资金的用途、数额的大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法规、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编制预算,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的滋生。简单讲就是:对于事业单位、行政机关、非营利性组织等这些单位手中拿到的钱的具体用途进行了规定,这就对那些非法挪用、占有资金等腐败现象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是否有效、资源配置结构是否需要优化,都可以从预算方面进行具体的衡量。可见,阳光政府的建设是离不开民主的、科学的、合理的预算制度的,更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必要条件。预算编制、执行、管理透明度的增强,全面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一切资金的使用都暴露在阳光下,也使得那些想利用财政资金做文章的贪腐行为没有了生长的条件,更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经过批复后的预算一旦确定下来,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如果出现及特殊的情况需要调整支出,就必须经过专门的机构或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进行审核,从而有一次从源头上一致了腐败的发生,增加了贪腐的难度。
3.2、预算会计事中监督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预算标准与金额一经确定,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预算单位就必须严格按照预算的规定来使用政府的财政资金与资源,使得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工作落实到点、到位,让这些公职人员或政府的干部无法利用自己职位之便谋取私利。在预算单位发生活动的过程中,预算会计主要强调的是对各经济事项的核算与记录,对原始凭证的运用,这为预算单位的事后监督奠定了基础。预算会计的实施消除了预算外收入与支出的发生,即: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就没有支出的原则。另外,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这些预算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权利,使得政府权力在资金的使用上得到了监管,有效的抑制了腐败的发生。
3.3、预算会计时候反馈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每年在财政年末都会编制事后的预算报告,将本年度实际发生的各项政府活动与事项同年初的预算标准进行比较,使得各项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在对比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出正确的、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例如:评价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单位资金运用的状况与业绩水平情况。在评价中,如果发现这些单位的资金使用状况与预算规定的项目基本一致或者略低于预算标准,那么就应当适当的考虑是否可以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中减少一部分预算开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预算资金偏多而引发的腐败现象。如果在评价中大象资金的运用多余预算的事项与标准,那么就必须对资金的去向进行认真的考察,防止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贪腐现象。
总之,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增强,各级政府、行政待业单位、非营利性机构等预算单位都意识到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预算会计的发展与其抑制腐败功能的发挥,必须不断完善与会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改进会计信息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的公开透明,彻底消除贪腐行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宏松.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2]雍渠。对预算会计发展的展望[J]。中国市场,2014(14)。
[3]门淑莲,颜易.我国预算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2(04)。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