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正文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发布日期:2016-10-14 浏览:
分享到: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一个开放统一的整体。各单位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不败之地,事业单位就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会计工作。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资金的合理配置,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规模呈现出一个不断扩大的趋势,资金的投入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资金以及人才的优化配置、减少事业单位的成本投入,单位必须加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只有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如何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建设,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更好融合、实现事业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成为本文将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优势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二者在具体职能等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两者都是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帮助,共同的目标就是在于促进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以及顺利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局面,要想在竞争中保持较强的优势地位,就要将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有机融合,通过二者的互补作用,优、劣势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发展服务。下面就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优势进行分析。首先,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单位市场竞争力。随着近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求单位重视资金等方面的有效管理,降低单位的成本投入。其次,从分析现实发展状况可知,很多事业单位都会在会计部门中设立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来加强事业单位的制度建设。良好的事业单位战略目标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发展航线,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把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两个方面有效地结合,在上述的基础才可以促使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同时,还可以促使在经营状况中,事业单位的资源浪费现象进一步减少,可以为其发展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费用,还可以促使事业单位员工在这个复杂繁琐的工作环境中顺利地完成工作。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1.工作主体不同
财务会计在工作过程中只是以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状况为职能基础,服务层次涉及范围较小,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针对事业单位上下的沟通决策,涵盖了事业单位整个管理层面,设计的层次以及范围较广,内容比较多元,流程部门较多。
2.工作时间性差异
当前,我国大多数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合理记录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资金流动状况,在月末、季度末或年终时通过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汇总核算,体现的是过去的时间点,也是对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高度总结。对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而言,工作人员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过去,还针对未来发展状况展开决策思考。
3.工作信息特征不同
财务会计是事业单位资金运算的管理者,通过规定范围、规定时间内的资金管理,全面系统地呈现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也有一定的规范以及形式,它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以财务账簿或财务报告单的形式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向进行科学呈现。对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而言,他们的主要职能是为了满足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在工作内容上没有统一固定的格式限定,更没有具体的规范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展开合理管控;信息接收渠道以及内容更加多元化。
4.工作计量单位不同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计量单位不同,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中主要计量单位是信息货币,以货币为主要单位完成对外的财务报表以及对内的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发表,与之相比,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主要以事业单位的变动成本为决策依据,且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准则的基础上进行。在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可以适当调整事业单位的决策内容以及决策方案,从根本上保障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以及财务分析统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明确性。
三、管理会计结合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1.有效完善监督机制
财务会计针对上市公司所应用的公允价值,在各个级次都制定了相关的操作指引之后,为了避免一些企业选用对自己有帮助的计量手段,必须要不断健全与完善监督机制以及内部控制的程序,以便确保公允价值各级次的计量能够顺利实施;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接受相关的监督,例如,针对会计师事务内的全部审计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监督等。而税务会计的公允价值所应用的级次受法律严格约束,在控制程序方面十分严格,这一方面是财务会计值得借鉴的。但是,税务会计的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的程序能否进行有效执行,是当前国家税务机关独家认定,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会计做法,并接受外部的监督。
2.完成健全会计制度的构建
一般来说,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事业单位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记录、计量、统计以及确认,上述涉及到的工作主要是财务会计职能,较为单纯以及简便,上述职能没有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很好地进行结合。完成一系列健全会计制度的有效设置,同时还要按照需要进一步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明确其管理的具体权限等各个方面,促使管理会计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上述的基础上可以为事业单位经营项目活动提供一系列全面的、可靠的会计信息,促使上述二者互相结合,可以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3.按照需要采取渐进式融合的策略
不管是哪一种事物,其发展以及融合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步入一个一个的阶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需要耗费一定的精力以及时间。所以,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实际需要完成人才的管理、会计体系的设置、数据的处理等各个方面内容的统筹安排,这是促使事业单位实现良好运行最为基础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这两个部分,而且会受到事业单位各方面运营质量好坏的直接影响。特别是那部分组织结构不科学,较为混乱的事业单位类型,就会造成会计难以顺利融入到实际的事业单位运营活动中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根本上区分财务管理和预算决算会计两个部分,促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部门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在上述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进而可以达到显著效果。
4.促使会计的人员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
作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需要从根本上掌握相应的高级会计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问题分析能力,针对问题还要具备很好的解决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实现了进一步的互相融合,在这个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如果只是使用会计技能,那么就很难满足目前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转变单一形式的会计技能,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样一来,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两者实现最大程度地融合。
四、结语
如何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相结合发挥事业单位的巨大优势,需要事业单位进行不断实践以及探索,事业单位更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目标,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事业单位经营成本,为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事业单位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这已经成为一个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根本。财务会计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管理会计是更为深层次的一个延伸,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根本上结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各自的优势,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将结合财务会计跟管理会计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在上述的基础上促使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
[2]周启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4(52).
[3]李倩倩.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结合[J].经营管理者,2015(29).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