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绩效预算管理
发布日期:2016-1-11 浏览:次
摘要: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探讨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有助于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本文从国内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了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估的重要举措,为高校加强绩效预算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继续发展受到资金匮乏和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加强绩效预算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全面快速的发展。
1国内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的现状
目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世界各国政府非常关注各自自己国家的教育事业,特别是为了提升办学水平,每年大量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这也就形成了各大高校资金效率低下和缺乏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现在国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就以美国为例。在美国,预算模式有多种,各大高校应用公式预算较为广泛,但是最早启用的还是递增预算。为了解决当前教育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各大高校,使各高校的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美国的各大高校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和可以预测的,他们的来源可能是政府拨款,或者是其他成功的校友人士的捐助等,所以高校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将资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对各大高校进行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对比出各高校教育水平与资金利用效率,便于政府对整个国内教育体系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1.2国内研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开始对高等教育加以重视,对高校实施的预算管理体系也逐渐走入正轨,虽然对教育财务的管理相对于西方较晚,但也有很大的进步。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形成的“两纵、两横”绩效评价方式,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各方面分别进行综合排名,便于各高校发现问题并加强改进,同时综合排名后形成各校的绩效拨款。各高校也对学校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其中南京大学周复教授等的成果影响最大,他们的研究从经费效益、事业发展成绩、产业效益、对外服务绩效以及科技成果等五个方面对教务财务进行了评价。为我国高校发展自己的财务评价体系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2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估的重要举措
2.1设立预算绩效目标
预算管理原则就是预算管理的核心所在,把握着高校经费走向。高校不应只着眼于一点,要将整个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作为一个战略高地,从大局从发,统筹规划,将高校经费用到实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保证四点要求:第一,全面管理并突出重点,换句话说就是学校不仅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要加强学校在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管理,保证整个学校各方面正常发展;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跟着快速发展起来,需要加大财务部门的管理,实现收入一个笼子的合并管理方式。对政府资金、学校资金和社会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进行综合绩效分析;第三,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教育,这方面工作不只是校领导的事,同时学校内的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各学院以及社会有志之士也要共同参与,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人人有责;第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项目投入的的资金和收益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测算资金的投入导向。
2.2构建合理、适用、可操作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1平衡计分卡法(BSC)
平衡计分卡法就是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它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它的突出的优点就是将战略目标实际化和数量化,以便于战略的实现与绩效的考核。将平衡计分卡法应用于各高校中,通过整个高校项目团队的考核和向客户学习以及内部的自我检讨,找出整个测评体系的不足并弥补,提高预算管理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2.2.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换句话说就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利用几个关键指标作为整个战略目标的评估标准,使整个的战略目标具体明确,让企业有一个实际的指标来进行衡量是否实现目标。而这个方法的缺点就是这些关键指标的不易确定,也容易使人误会指标就是目标。
在对高校预算进行评估时,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重中之重就是评价指标的种类、比重以及标准。只有这些指标适用和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这个评价体系得到实质性的实施。高校绩效评价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法的优点与不足,将两者综合使用到学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互相弥补其的缺点,将高校战略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
2.3加强高校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未来的时代就是信息的时代。目前,追求于教育事业的各大高校,也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敲开了大门,迄今为止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事业当中,不仅运用在电脑PPT教学、学生选课、成绩公布、学院学校通告,而且也将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实践到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估体系中,实现了教育界中最注重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预算绩效评估信息化建设实现到高校中,建设管理人员要严格谨慎,由于高校学生众多,业务也不少,不仅要把众多的学生信息管理做到丝毫无误,而且要把学院、教务、各部门、图书馆、人士等等预算指标与信息公布于学校信息化平台,所以要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使高校预算绩效评估顺利的开展。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让资源得到合理化的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加强了预算的管理,有利于预算信息的收集、查询、控制、评价和及时反馈以及评价结果,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收益。
2.4正确地运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
在进行预算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预算的编制管理等过程都是为最后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作铺垫的,而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个结果又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所在。这个评价的结果既是这个阶段工作的结束,是对这阶段预算管理情况的总结,但也是高校下一阶段预算工作的开始,是预算准备阶段的历史数据和找出不足加强管理的依据,同时又是衡量高校战略目标中的年度计划是否实现和效益情况的标准。将这个评价结果公布于信息化平台上,不仅可以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调整并完善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目标,而且这个反馈结果引起财务部门的反思,调整未来的投资方向,另外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全校教职工学生和社会人员加以监督。
3结束语
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估,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供给的有限性与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方法。从国内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所以需要从设立预算绩效目标、构建合理、适用、可操作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高校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正确地运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才能够使得高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绩效;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继续发展受到资金匮乏和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加强绩效预算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全面快速的发展。
1国内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的现状
目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所以,世界各国政府非常关注各自自己国家的教育事业,特别是为了提升办学水平,每年大量资金投入到高等教育。这也就形成了各大高校资金效率低下和缺乏的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现在国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现状就以美国为例。在美国,预算模式有多种,各大高校应用公式预算较为广泛,但是最早启用的还是递增预算。为了解决当前教育投入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将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各大高校,使各高校的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美国的各大高校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单一的和可以预测的,他们的来源可能是政府拨款,或者是其他成功的校友人士的捐助等,所以高校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案,将资金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对各大高校进行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对比出各高校教育水平与资金利用效率,便于政府对整个国内教育体系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
1.2国内研究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开始对高等教育加以重视,对高校实施的预算管理体系也逐渐走入正轨,虽然对教育财务的管理相对于西方较晚,但也有很大的进步。近年来,浙江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形成的“两纵、两横”绩效评价方式,对高校及高职院校各方面分别进行综合排名,便于各高校发现问题并加强改进,同时综合排名后形成各校的绩效拨款。各高校也对学校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其中南京大学周复教授等的成果影响最大,他们的研究从经费效益、事业发展成绩、产业效益、对外服务绩效以及科技成果等五个方面对教务财务进行了评价。为我国高校发展自己的财务评价体系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2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估的重要举措
2.1设立预算绩效目标
预算管理原则就是预算管理的核心所在,把握着高校经费走向。高校不应只着眼于一点,要将整个学校长远发展目标作为一个战略高地,从大局从发,统筹规划,将高校经费用到实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保证四点要求:第一,全面管理并突出重点,换句话说就是学校不仅要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要加强学校在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管理,保证整个学校各方面正常发展;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跟着快速发展起来,需要加大财务部门的管理,实现收入一个笼子的合并管理方式。对政府资金、学校资金和社会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进行综合绩效分析;第三,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教育,这方面工作不只是校领导的事,同时学校内的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各学院以及社会有志之士也要共同参与,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人人有责;第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对项目投入的的资金和收益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测算资金的投入导向。
2.2构建合理、适用、可操作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2.1平衡计分卡法(BSC)
平衡计分卡法就是根据企业组织的战略要求而精心设计的指标体系。它是一种绩效管理的工具。它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起可靠的执行基础。它的突出的优点就是将战略目标实际化和数量化,以便于战略的实现与绩效的考核。将平衡计分卡法应用于各高校中,通过整个高校项目团队的考核和向客户学习以及内部的自我检讨,找出整个测评体系的不足并弥补,提高预算管理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2.2.2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换句话说就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利用几个关键指标作为整个战略目标的评估标准,使整个的战略目标具体明确,让企业有一个实际的指标来进行衡量是否实现目标。而这个方法的缺点就是这些关键指标的不易确定,也容易使人误会指标就是目标。
在对高校预算进行评估时,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重中之重就是评价指标的种类、比重以及标准。只有这些指标适用和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这个评价体系得到实质性的实施。高校绩效评价管理人员应当注意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法的优点与不足,将两者综合使用到学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互相弥补其的缺点,将高校战略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
2.3加强高校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发展,未来的时代就是信息的时代。目前,追求于教育事业的各大高校,也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敲开了大门,迄今为止已被广泛运用于教育事业当中,不仅运用在电脑PPT教学、学生选课、成绩公布、学院学校通告,而且也将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实践到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估体系中,实现了教育界中最注重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预算绩效评估信息化建设实现到高校中,建设管理人员要严格谨慎,由于高校学生众多,业务也不少,不仅要把众多的学生信息管理做到丝毫无误,而且要把学院、教务、各部门、图书馆、人士等等预算指标与信息公布于学校信息化平台,所以要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使高校预算绩效评估顺利的开展。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让资源得到合理化的使用,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加强了预算的管理,有利于预算信息的收集、查询、控制、评价和及时反馈以及评价结果,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收益。
2.4正确地运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
在进行预算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预算的编制管理等过程都是为最后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作铺垫的,而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个结果又是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所在。这个评价的结果既是这个阶段工作的结束,是对这阶段预算管理情况的总结,但也是高校下一阶段预算工作的开始,是预算准备阶段的历史数据和找出不足加强管理的依据,同时又是衡量高校战略目标中的年度计划是否实现和效益情况的标准。将这个评价结果公布于信息化平台上,不仅可以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调整并完善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目标,而且这个反馈结果引起财务部门的反思,调整未来的投资方向,另外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全校教职工学生和社会人员加以监督。
3结束语
加强高校预算绩效评估,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供给的有限性与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尖锐矛盾的有效方法。从国内外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所以需要从设立预算绩效目标、构建合理、适用、可操作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高校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正确地运用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才能够使得高校健康发展。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