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6-9-18 浏览:次
最近会计准则界和经济理论界中的研究人士一直在研究以公允价值完全替代历史成本的问题,并且对于这种做法,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做出大力支持,同时,将这种做法贯彻在准则的实际制定过程中。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
最近会计准则界和经济理论界中的研究人士一直在研究以公允价值完全替代历史成本的问题,并且对于这种做法,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做出大力支持,同时,将这种做法贯彻在准则的实际制定过程中。但是,对于历史成本过时的确定性依然持怀疑的态度,本文从现实方面对历史成本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优点
(一)历史成本计量的低成本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相符
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约束性条件是会计信息的反映要与成本效益的原则相符,而历史成本的最大的优点是取得的成本较低并且很容易取得,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的入账价格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有效的避免了对于额外资料的获取所需要的成本。
(二)与会计核算系统的需要相符
已发生交易的价格是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依据,证、账、薄、报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时,总分类账以及明细分类帐的编制以原始凭证为依据,进行账簿的登记,原始凭证这一最初会计凭证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
(三)历史成本能够如实的反映交易的实行
历史成本能够再现已发生的事项,是记录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作为预测判断的基础,。
(四)历史成本具有可核性
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可核实的凭证,对于审计机构进行的实质性测试,能够实现账实相符的测试。如果没有凭证,仅仅依靠编表单位出具报表,那么实质性测试就不能够实现。
(五)历史成本能够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由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是货币,在给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综合性和企业经济状况的真实性、符合性、流动性、财务弹性。
(六)税务机关征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纳税机关以企业以实现的损益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不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得出的全部损益。设企业的全部收益表示为:P=X+Y+Z。
其中P—全部损益;X—本期经营利润;Y—已实现的持产损益;Z—未实现的持产损益;企业当前正常征税应为X+Y部分。如果企业以公允价值所得出的全部损益来进行征税,则应以X+Y+Z作为纳税基础,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物价上涨,Z一般情况下为正,即X+YP,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按照全部损益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会低于采用历史成本计算的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肯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编制报表,会发生大量的调整事项,这种调整事项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浪费大量稽核相关的人工成本,所以只能按照历史成本确定已实现损益来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额,不论对企业还是纳税机关来说都是较优的计量属性。
二、关于历史成本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
(一)历史成本与反馈价值、预测价值的关系
历史成本不仅能反映过去的信息还能够反映未来的信息。按照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对所交易的资产和负债未来的相关风险和报酬综合衡量的情况下达成了市场价格,所以历史成本中当然也包含了未来的信息,只是相对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来说这种包含的未来信息经历的时间更长。使用历史成本表达的会计信息能够表达企业过去发展的历史轨迹,投资者会通过这种发展轨迹所透露的信息,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
(二)历史成本与金融衍生工具之间的关系
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不论在合同的签订还是最终的结算,历史成本在计量方面都显得无能为力。金融衍生工具在任何国家的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对社会的破坏性的增强,各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大规模发展会加以限制,并且会将风险限定在一定的范围。
三、结论
历史成本具有其他计量属性所不具有的优点,并且会长期存在,虽然公允价值理论上在相关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可靠性和重新计量的高成本性,而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如果能将两种计量属性结合使用,公允价值用于表外的披露,历史成本用于表内的确认,便可以使信息列报的确认和披露相辅相成,从而增强了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
最近会计准则界和经济理论界中的研究人士一直在研究以公允价值完全替代历史成本的问题,并且对于这种做法,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做出大力支持,同时,将这种做法贯彻在准则的实际制定过程中。但是,对于历史成本过时的确定性依然持怀疑的态度,本文从现实方面对历史成本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优点
(一)历史成本计量的低成本性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相符
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约束性条件是会计信息的反映要与成本效益的原则相符,而历史成本的最大的优点是取得的成本较低并且很容易取得,主要原因是历史成本的入账价格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有效的避免了对于额外资料的获取所需要的成本。
(二)与会计核算系统的需要相符
已发生交易的价格是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依据,证、账、薄、报表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时,总分类账以及明细分类帐的编制以原始凭证为依据,进行账簿的登记,原始凭证这一最初会计凭证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
(三)历史成本能够如实的反映交易的实行
历史成本能够再现已发生的事项,是记录的主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作为预测判断的基础,。
(四)历史成本具有可核性
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可核实的凭证,对于审计机构进行的实质性测试,能够实现账实相符的测试。如果没有凭证,仅仅依靠编表单位出具报表,那么实质性测试就不能够实现。
(五)历史成本能够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由于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是货币,在给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综合性和企业经济状况的真实性、符合性、流动性、财务弹性。
(六)税务机关征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纳税机关以企业以实现的损益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不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得出的全部损益。设企业的全部收益表示为:P=X+Y+Z。
其中P—全部损益;X—本期经营利润;Y—已实现的持产损益;Z—未实现的持产损益;企业当前正常征税应为X+Y部分。如果企业以公允价值所得出的全部损益来进行征税,则应以X+Y+Z作为纳税基础,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物价上涨,Z一般情况下为正,即X+YP,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按照全部损益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会低于采用历史成本计算的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肯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编制报表,会发生大量的调整事项,这种调整事项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还会浪费大量稽核相关的人工成本,所以只能按照历史成本确定已实现损益来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额,不论对企业还是纳税机关来说都是较优的计量属性。
二、关于历史成本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
(一)历史成本与反馈价值、预测价值的关系
历史成本不仅能反映过去的信息还能够反映未来的信息。按照经济学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对所交易的资产和负债未来的相关风险和报酬综合衡量的情况下达成了市场价格,所以历史成本中当然也包含了未来的信息,只是相对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来说这种包含的未来信息经历的时间更长。使用历史成本表达的会计信息能够表达企业过去发展的历史轨迹,投资者会通过这种发展轨迹所透露的信息,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
(二)历史成本与金融衍生工具之间的关系
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不论在合同的签订还是最终的结算,历史成本在计量方面都显得无能为力。金融衍生工具在任何国家的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大,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对社会的破坏性的增强,各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大规模发展会加以限制,并且会将风险限定在一定的范围。
三、结论
历史成本具有其他计量属性所不具有的优点,并且会长期存在,虽然公允价值理论上在相关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可靠性和重新计量的高成本性,而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如果能将两种计量属性结合使用,公允价值用于表外的披露,历史成本用于表内的确认,便可以使信息列报的确认和披露相辅相成,从而增强了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