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内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发布日期:2016-9-19 浏览:次
【摘要】本文从加强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的审计和监督,健全内部控制披露机制,加强内部控制评估和报告几方面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做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企业内控;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利益以及现代管理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多元化,社会各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更为广泛。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备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是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内部控制乏力。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额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财务舞弊遏制信息披露失真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应主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具体包括改善公司股权结构,通过资本市场减弱关键人控现象,真正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构,使内部控制环境有效运行。二是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降低经营者的舞弊动机。三是发挥监事会作用,我国规定股份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的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应当保证监事会通过独立运行的方式行驶其对董事、经理、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四是可以考虑强制性设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
2、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按照预防为主,查处为辅、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注重相互牵制、设立补救措施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主要加强会计责权控制,按照内部控制会计的要求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等措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时,一是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二是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三是对于授权批准控制的措施,企业应明确办理各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机制及程序,明确责任的分配和授权,严禁越权操作,有效避免财务舞弊现象发生;四是从机构的设置上,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彼此监督,相互牵制。
3、完善内部控制的审计和监督
企业内部审计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取决于内部控制能否被恰当监督。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承担风险管理。从组织机构保障其职责履行而言,内部审计设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其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债,以维护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还应通过加强外部审计,揭露管理舞弊。在制度基础审计下,对企业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当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在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加以披露。但应当明确建立并维持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准则制定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指南。
4、健全内部控制披露机制
美国安然、世通会计丑闻后,美国对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实施严峻刑法,萨班斯法案规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士必须书面申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责任,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此评价报告需经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核。从法律高度规定内部控制披露要求显示了美国在控制领域的发展,虽然不断得到修正,但对减少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尚需要建设一整套规则,我国应借鉴美国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在政府的推动下统一内部控制的标准,赋予其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在法律或准则的层面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评价及审核标准加以明确,以有效遏制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行为,切实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5、加强内部控制评估和报告
企业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对外报告,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发生。一方面,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管理部门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表面了管理部门的一种合理保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形式作出报告。
参考文献:
[1]牛秀敏.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认识[J].四川会计.1995(06)
[2]张国梅.关于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J].消费导刊. 2009(03)
[3]蔡学松.小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及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 2004(02)
[4]屈振海.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J].公用事业财会 .2004(02)
【关键词】企业内控;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而且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广大投资者利益以及现代管理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多元化,社会各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更为广泛。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实际操作中,要重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欠缺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备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的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是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内部控制乏力。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额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财务舞弊遏制信息披露失真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公司治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一是加强公司治理应主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具体包括改善公司股权结构,通过资本市场减弱关键人控现象,真正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构,使内部控制环境有效运行。二是完善董事会制度,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降低经营者的舞弊动机。三是发挥监事会作用,我国规定股份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的职责是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应当保证监事会通过独立运行的方式行驶其对董事、经理、公司财务的监督和检查。四是可以考虑强制性设立以独立董事为主的审计委员会。
2、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按照预防为主,查处为辅、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注重相互牵制、设立补救措施的基本要求,建立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主要加强会计责权控制,按照内部控制会计的要求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批准控制等措施。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时,一是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二是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三是对于授权批准控制的措施,企业应明确办理各项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机制及程序,明确责任的分配和授权,严禁越权操作,有效避免财务舞弊现象发生;四是从机构的设置上,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应彼此监督,相互牵制。
3、完善内部控制的审计和监督
企业内部审计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取决于内部控制能否被恰当监督。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并承担风险管理。从组织机构保障其职责履行而言,内部审计设置的基本原则,应使其独立于其它职能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债,以维护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企业还应通过加强外部审计,揭露管理舞弊。在制度基础审计下,对企业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首先应当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在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加以披露。但应当明确建立并维持内部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同时准则制定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指南。
4、健全内部控制披露机制
美国安然、世通会计丑闻后,美国对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实施严峻刑法,萨班斯法案规定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士必须书面申明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责任,并且要求随定期报告一同对外披露管理当局对有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此评价报告需经负责公司定期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核。从法律高度规定内部控制披露要求显示了美国在控制领域的发展,虽然不断得到修正,但对减少上市公司舞弊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尚需要建设一整套规则,我国应借鉴美国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在政府的推动下统一内部控制的标准,赋予其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在法律或准则的层面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评价及审核标准加以明确,以有效遏制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行为,切实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5、加强内部控制评估和报告
企业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对外报告,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发生。一方面,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管理部门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表面了管理部门的一种合理保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同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形式作出报告。
参考文献:
[1]牛秀敏.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框架结构的认识[J].四川会计.1995(06)
[2]张国梅.关于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J].消费导刊. 2009(03)
[3]蔡学松.小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控制及防范[J].公用事业财会. 2004(02)
[4]屈振海.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J].公用事业财会 .2004(02)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