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级会计师论文 >> 会计学论文 >> 正文

浅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发布日期:2016-9-21 浏览:
分享到:
   【摘要】会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各方面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目前企业大面积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
  一、目前会计现状及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偷税漏税提供了温床,也破坏了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因此,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一个从政府到社会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们财会界乃至整个经济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彻底解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呢?
  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管理制度不严密和会计基础薄弱等内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
  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主要原因,现行的各种准则和制度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在充分性方面尚存在不足,这种不充分性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我国的利益相关者较少地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美,当前,我国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权,会计准则与制度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合理恰当。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合理效用,包括报酬、增加闲暇时间和避免风险等。经营者与股东目标的背离现实有可能导致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出现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
  (三)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
  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只是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会计造假能否成功还有赖于社会中介机构的鉴证。
  因为会计并不是一种精确的计量。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或多或少的地都会包含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一系列的专业标准加以综合判断。
  (四)造假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经营者的利益驱动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造假几乎不消耗物质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空手套白狼,便可将一堆“垃圾”包装成闪闪发光的“金子”。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既虚增了收入利润又不增加税负。可见其造假的物质成本很低。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我们应从提高准则、制度自身的完美性和改善法律环境来着手防治,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加快制定的进程,必须改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以增加准则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也需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当前财务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是:提倡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核心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不能过分强调相关性忽略了信息的可靠性。
  (二)建立建全内部控制度
  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对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有重要的意义。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视考察结果状况,而不考虑形成结果的程序或过程的做法。
  (三)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充分发挥工商税务监督、政治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作用,进行经常性的会计信息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继续加强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的再教育,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
  会计人员是《会计法》的具体执行者,负有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责任,而且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法乱纪作斗争。因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同时,《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可见,对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知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尹成彦 .假账并不是会计惹的祸[J].财务与会计,2002.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企业会计制制度讲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咨询QQ

客服电话

(工作日:9:30-17:30)
0311-80815816

支付方式 返回顶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