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学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已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虽然会计电算化课程已经成为会计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结合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问题;思考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有着独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已显得十分重要。
问题;思考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成为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学科领域,给会计科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带动了会计管理领域逐步迈向现代化。
(1)将计算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会计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势必在形式、内容、规则和程序等方面影响手工会计的凭证、账簿和报表。二是会计为加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的信息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是会计工作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的企业单位,利用计算机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建立起过去经营活动的详细记录,而且通过适时处理,能够及时掌握当前经济活动的最新数据,还可以把未来各种经营预算方案,以及反映市场的变化趋势、供销单位合同执行和信用状况等方面的资料都组织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四是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用于会计管理和监督。五是改变了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2)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对会计工作有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能够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二是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在应用计算机时,对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三是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就企业而言,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主要组织部分,而且又多是综合性指标,具有涉及面广、辐射和渗透性强等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四是促进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也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及会计理论的研究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五是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会计人员不再忙于记账、算账、报账等事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更主要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工作,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工作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六是促进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并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会计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能提供更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整个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减轻会计从业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不仅成为了会计工作者必备的知识技能,也是广大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成为一名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会计专业学生学好会计电算化,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是会计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于会计电算化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学科特征,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在学生学习计算机、数据库、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置。而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其学科特征的现象,仅在学生学习完基础会计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就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由于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有限,在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中,对会计管理模块的学习较为吃力,往往只能进行会计核算模块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个人操作的问题,还是计算机系统的问题,学生都依赖老师的指导,无法独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浪费老师的精力,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材缺乏实用性
一些学校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后,选择的教材并不能完全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使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其难易程度,而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产生消极情绪,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另外,还缺乏专门为会计教学而设计的软件,大多数还是采用某个财务软件公司的商品软件演示版,而不同软件公司的商品软件在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学生只使用某一公司开发的软件,而对其他财务软件却不能熟练使用,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3.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依旧采用理论加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内容在计算机财务软件上进行重复操作。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4.缺乏素质过硬的师资力量
会计电算化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决定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还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大多是由会计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但缺乏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另外,很多会计电算化教师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缺少从业经验和会计实践经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各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不是很了解,在实际教学中也只是按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财务软件的操作,无法结合单位实际应用进行教学,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了。
5.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训练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学科,目前多数学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已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知识讲授较多,而实践操作却较少,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性操作。大部分的实践操作主要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对教材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让学生结合财务软件系统,选择某个企业公司案例,进行日常的工资、日记账、总账和财务报表这些模块的操作,而缺乏对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功能等模块的操作。如果学生仅仅完成这些实践操作,是无法提高实践水平的。
三、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1.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计划
在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其学科特征,在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和会计等相关知识之后,再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手工会计业务处理等会计知识,也能够熟练地操作和使用一些计算机常用软件,如office、excel等。这时再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突出教材在教学中的实用性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材应以“自编为主,购买为辅”。选择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材,先学习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流程,然后由任课教师结合所学内容,自编完整的实务操作练习。另外,选择一套完整的手工会计模拟资料,让学生进行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换,使之应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组织综合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成立会计电算化实操教材编写组,深入到企业进行调研,结合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实际,自编一套手工会计模拟资料,并应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操作,缩小商品软件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差距,提高教材的实用性。
3.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程度、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有限,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多样的学习需要,会过多地依赖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应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需要,不能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应建立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会计电算化的各个教学阶段,相应地采用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单元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理论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作为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必须要跟上两者的节奏,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除了自学之外,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应对会计电算化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高校专家或财务会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进修学习,通过让教师进入企业调研或到会计师事务所、软件公司锻炼等方式,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
5.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还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对会计软件进行基本维护。基于会计电算化的这些要求,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在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时,要在完成验证教材内容操作的基础上,实行分岗实训和实际岗位的模拟实训。分岗实训是指在会计业务模拟操作中,学生根据会计业务,可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通过不同岗位的操作实践,使学生熟知财务软件各模块的功能和操作。实际岗位实训是指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模拟业务资料,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并比较两者的不同。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
总结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桦.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7(3).
[2]陈钰.浅谈中职学校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型教学[J].中国城市经济,2011(20).
[3]王大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若干思考[J].活力,2012(12):556-559.
[4]李晔洁.浅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J].文化教育,2012(08):1109-1112.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