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发布日期:2016-9-9 浏览:次
摘要: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会计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知识,电算化是将会计教学中统计学、计算学、计算机等必修课程相互融合的一项综合性课程,是会计专业对财务事项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有利于会计计算的发展趋势,所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非常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最核心的课程。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电子计算手段让财务计算采用数字计算的方式,让财务管理更加迅速,更加便捷。会计电算化应用在会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在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还有是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现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情况
1.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会计电算化内容上主要是以实践知识为主体的一项教学工作。现在偏于理论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不能符合毕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会计的教学中,一个好的会计绝对不是学出来的,而是不断练出来的,在会计的学习中,基础理论知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使用增加实践的学习。在我国会计教学中,大多的学校都是围绕在会计的考证上,还是没走出会计应试教育的现状,同时对会计证书的考试的教育方式,不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会计。在学校的教学中学校的目的应该培养的是以技术水平为原则的,而不是应试教育下一个个拿着会计上岗证或者初级证书的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正是一项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的教学工作。但是如果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就会造成工作难以展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人才的需求。
2.教学环境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一个结合电脑的学科,所以最低教学要求也应该是多媒体投影教学,但是一些中专、大专的教育课堂中采用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黑板与粉笔的老旧课堂,同时有关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也是在几年前出版的书籍。会计电算化现在技术日新月异,就算是最近出版的图书方法也是几年前的技术,因为技术类书籍出版较为复杂,需要技术受到验证之后才能将其记录在教育的图书中,但是这时按照现在技术发展的水平,这项技术可能早已落后。几年前的教材,加上没有相应的电子化教学,可想而知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将存在怎样的问题。
3.教师技能素质水平。教师的素质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教师的素质并不是低,而是逐渐跟不上时代,因为技术发展太快,所以教师如果不进行学习,自身也容易被淘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的知识含量,以及操作手法不如学生的情况,虽然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保持一个较高的素质水平,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但是大多数教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错误,如果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就会造成对学生的误导,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或者另一种现象在于教师的教学过于浅薄,教学知识点流于表面,所以不能为学生带来一些实质的工作技能。教师因为多年不从事会计的工作,所以接触不到最近的财会管理手段,对于一些新的办公系统也一知半解。
4.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觉得这门学科的内容枯燥无味,不喜欢这学科,学习上很被动,课堂上没有激情,麻木地学习。也有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喜欢某位上课老师从而导致也不喜欢这位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程,或者由于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常上课既不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与授课老师缺少沟通,授课老师很难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所依据的材料,很多人都把教材看作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权威。于是“只管低头拉车,却不见抬头看路”成为很多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写照。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实现理论和实践现结合的方式,做到证书和实践能力的齐抓共管。首先证书是证明一个人会计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会计工作不管怎么做都会存在着一些原则和规矩,所以不管技术怎么发展,会计的基本能力是一直的要求。同时还要做到会计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实践能力锻炼适应职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我们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之后,学生不仅有着很强的理论知识的储备,也要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不需要培训后再上岗。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常见的软件知识,比如Word、Excel软件等知识要熟练掌握,并取得会计的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电算化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项目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实际项目为目标,学生围绕项目协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
3.创建网络教学环境,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局域网进行演示教学,在课堂上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课后教师把教学课件、实训案例等教学资料发到网上,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仍可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没有理解的问题和没有完成的操作。
4.如果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学的效果难以突显,上课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有关的学习材料,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搞笑夸张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对他关注不够或者是与老师之间有矛盾,老师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寻找共同的话题,打开学生的心扉,做学生的朋友,激发他的斗志与学习的热情。对于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或者是严重缺乏自信的学生,老师多鼓励学生发言,可以让他们回答较简单的或者是学生比较擅长的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回答错误时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增强他们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自信心。
5.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摒弃教材为中心的思想,把教材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参考材料,而不只是唯一。例如,《会计电算化》采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辅导教材,本教材是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复习应考的必备辅导用书,它紧扣大纲,适用全国。但是在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应用》,本教材的实务操作案例比较简单,备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问题不大,但是学生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实务对于将来在工作中使用畅捷通T3等常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演示操作本教材的案例,还可以多参考有关电算化操作的其他书本或资料,例如《会计信息化实用教程(用友T3会计信息化专版)》,以及可以上网下载或者自己多出一些系统全面的实务操作题给学生加强练习。
三、结语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有着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师素质水平方式、以及教学基础环境差。所以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应该对症下药。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会计的证书上以及实践能力上共同发展,虽然目标多了,但是应该学习的方法是共同的,都是采用电子化教学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上验证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都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彦.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
[2]欧阳晓春.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6(38).
[3]黄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15(1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最核心的课程。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的电子计算手段让财务计算采用数字计算的方式,让财务管理更加迅速,更加便捷。会计电算化应用在会计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现在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还有是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现今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情况
1.会计电算化的内容。会计电算化内容上主要是以实践知识为主体的一项教学工作。现在偏于理论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不能符合毕业的发展情况。对于会计的教学中,一个好的会计绝对不是学出来的,而是不断练出来的,在会计的学习中,基础理论知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使用增加实践的学习。在我国会计教学中,大多的学校都是围绕在会计的考证上,还是没走出会计应试教育的现状,同时对会计证书的考试的教育方式,不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会计。在学校的教学中学校的目的应该培养的是以技术水平为原则的,而不是应试教育下一个个拿着会计上岗证或者初级证书的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正是一项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的教学工作。但是如果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就会造成工作难以展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人才的需求。
2.教学环境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一个结合电脑的学科,所以最低教学要求也应该是多媒体投影教学,但是一些中专、大专的教育课堂中采用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黑板与粉笔的老旧课堂,同时有关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也是在几年前出版的书籍。会计电算化现在技术日新月异,就算是最近出版的图书方法也是几年前的技术,因为技术类书籍出版较为复杂,需要技术受到验证之后才能将其记录在教育的图书中,但是这时按照现在技术发展的水平,这项技术可能早已落后。几年前的教材,加上没有相应的电子化教学,可想而知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将存在怎样的问题。
3.教师技能素质水平。教师的素质问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教师的素质并不是低,而是逐渐跟不上时代,因为技术发展太快,所以教师如果不进行学习,自身也容易被淘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的知识含量,以及操作手法不如学生的情况,虽然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作为教师还是应该保持一个较高的素质水平,需要不断的自我学习。但是大多数教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错误,如果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就会造成对学生的误导,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或者另一种现象在于教师的教学过于浅薄,教学知识点流于表面,所以不能为学生带来一些实质的工作技能。教师因为多年不从事会计的工作,所以接触不到最近的财会管理手段,对于一些新的办公系统也一知半解。
4.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觉得这门学科的内容枯燥无味,不喜欢这学科,学习上很被动,课堂上没有激情,麻木地学习。也有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喜欢某位上课老师从而导致也不喜欢这位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程,或者由于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常上课既不主动回答问题,更不会主动提出问题,学生与授课老师缺少沟通,授课老师很难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5.教师对教材的态度。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所依据的材料,很多人都把教材看作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权威。于是“只管低头拉车,却不见抬头看路”成为很多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写照。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实现理论和实践现结合的方式,做到证书和实践能力的齐抓共管。首先证书是证明一个人会计基本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会计工作不管怎么做都会存在着一些原则和规矩,所以不管技术怎么发展,会计的基本能力是一直的要求。同时还要做到会计的实践能力的锻炼,通过实践能力锻炼适应职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我们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之后,学生不仅有着很强的理论知识的储备,也要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不需要培训后再上岗。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常见的软件知识,比如Word、Excel软件等知识要熟练掌握,并取得会计的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电算化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项目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实际项目为目标,学生围绕项目协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
3.创建网络教学环境,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局域网进行演示教学,在课堂上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课后教师把教学课件、实训案例等教学资料发到网上,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仍可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有些同学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没有理解的问题和没有完成的操作。
4.如果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学的效果难以突显,上课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有关的学习材料,在课堂上多下功夫,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搞笑夸张的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觉得老师对他关注不够或者是与老师之间有矛盾,老师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寻找共同的话题,打开学生的心扉,做学生的朋友,激发他的斗志与学习的热情。对于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或者是严重缺乏自信的学生,老师多鼓励学生发言,可以让他们回答较简单的或者是学生比较擅长的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回答错误时适当地引导和鼓励,增强他们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自信心。
5.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摒弃教材为中心的思想,把教材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参考材料,而不只是唯一。例如,《会计电算化》采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辅导教材,本教材是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复习应考的必备辅导用书,它紧扣大纲,适用全国。但是在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应用》,本教材的实务操作案例比较简单,备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问题不大,但是学生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实务对于将来在工作中使用畅捷通T3等常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除了演示操作本教材的案例,还可以多参考有关电算化操作的其他书本或资料,例如《会计信息化实用教程(用友T3会计信息化专版)》,以及可以上网下载或者自己多出一些系统全面的实务操作题给学生加强练习。
三、结语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有着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师素质水平方式、以及教学基础环境差。所以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应该对症下药。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会计的证书上以及实践能力上共同发展,虽然目标多了,但是应该学习的方法是共同的,都是采用电子化教学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上验证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都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彦.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6(08).
[2]欧阳晓春.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6(38).
[3]黄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学习.2015(16).
编辑组稿联系方式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311-80815816
论文发表QQ:
1223186611
论文辅导QQ:
1223186622
论文代写QQ:
2385650844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QQ:
论文辅导QQ:
论文代写QQ:
请将您的期刊介绍及征稿函发送给我们。
高会交流群:

如果您想在本站发表论文,请联系我们。